第(1/3)頁 雞鳴時分,也就是在東直門混戰的一個多時辰后,京城陷了! 城不是被攻陷的,而了守城的內官打開了城門的,當得知東直門城門大開,有人殺出去時,以為皇帝出逃的他們,就打開了城門,想要以獻城之功邀功于流寇的。 在守城的內官打開城后,流寇開始從不同的地方入城時,看著已懸梁自盡的皇后、妃子,默然神傷的崇禎就那么失魂落魄的走著,他經過御花園時,看到一只烏鴉從古柏樹上撲嚕嚕驚起,飛出紫禁城外。 守門的太監已經逃散了,只剩下兩個人了。他們看見皇上來了,趕快將門打開,跪在路邊,低頭不敢仰視。 出了玄武門后,崇禎就一直騎馬到了煤山,在西山腳下馬后,他就命王承恩在前帶路,要順小路上山頂看看。王承恩斷定“流賊”正在向皇城前來,焦急的說道: “陛下,天已經亮了,不能再耽擱時間了?!? 崇禎沒有答話,只是繼續邁步前行。見狀王承恩只好走在前面帶路。 雖然煤山只有十幾丈,可是它的頂峰卻是京城中最高的地方。如此空中滿布陰云,所以天色已明,卻遲遲不肯大亮,仍然有零星微雨。伴著這陣涼風細雨,一路失魂落魄的踉蹌走來,崇禎的頭發更加散亂了,盡管這模樣有失君儀,但是他想到馬上就要殉國了,這又算得什么! 煤山有五峰,五峰皆有涼亭。君臣兩人一同到了煤山的中間主峰,是煤山的最高處? 也是京城的最高處。頂上上建有一個涼亭? 若是一般庸庸碌碌的亡國之君,這會必定是驚慌迷亂? 或痛哭流涕? 或是妄想逃藏。但性情剛烈的崇禎與它人不同。此時的他反而能保持鎮靜,既沒有痛哭流泣? 也沒有驚慌失措。 置身于山頂的他,望著皇宮城中的各處宮殿? 想著這些從永樂年間建成? 后經歷代祖宗補建和重建的皇宮,從今以后要陷落流寇,他就深感愧對祖宗,一陣心如刀割? 流出兩行眼淚。 “王承恩? 你知道朕為何不燒這些宮殿嗎?” 突然,崇禎冒出這樣一句話來。 “當年成祖皇帝建皇城時,不知糜耗多少民力,要是朕下旨燒了宮殿,那流賊必定會盡發民力筑殿? 如此豈不徒增百姓負擔,就是將來朱慈穎復國? 也要重建宮殿,朕已經苦民如此? 所以不忍再累平民……” 說罷他又遙望著京城,想到進城的“賊兵”必定在各處搶劫、奸淫。殺人? 不禁滿懷辛酸的嘆息道: “唉? 朕實在無能至極? 不能守下祖宗的江山不說,還害苦了滿城百姓!” 其實作為皇帝,至少在心里頭,崇禎一直都記掛著百姓?;蛟S這正是明朝的皇帝和歷朝歷代的皇帝最大的不同。 他們或許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他們的心里,無論到任何時候,他們的心里永遠會牽掛著那些百姓。 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對于崇禎皇帝來說,他的心里仍然對百姓滿懷愧疚,他覺得正是自己的無能,才會百姓遭受這么多劫難。 王承恩說道: “皇爺真是圣君,此時還念著滿城百姓!” 崇禎又說道。 “自古亡國,國君身殉社稷,必有臣民從死。我朝三百年養土,深恩厚澤,難道只有你一個人不忘君恩,為朕盡節?” “皇爺,奴婢敢言,遇此天崩地陷之禍,京師內外臣工以及忠義士民,一但得知皇上殉國,必定會有許多人為皇上盡節而死,豈止奴婢一內巨而已!” 崇禎的心中稍覺安慰,忽然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