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滄州城外,運河兩岸的曠野里,除了兵營還是兵營,一座座土壘構成的“土城”,聳立在城外,這些屯兵的土城中間,來回奔走著運煤和運糧的馬車,車身上滿是泥漿的馬車在泥濘中掙扎著,泥濘中和著驢糞、騾糞、馬糞,在大兵們的牛皮靴子踩揉下混進了泥漿里。 運河上,到處都是運輸物資的船只。沿著運河送來的不僅有各種物資,還有源源不斷開抵達這里的官軍。 這些官軍除了從湖廣過來的官軍外,還有湖廣、江西、南直隸等地的鄉兵,不過仍然以山東為主——從山東過來的鄉兵足足有十萬之眾。 現在的滄州,足足聚集了十五萬大軍,而且還有多達二十萬鄉軍以及各地勤王的兵馬正北上。各地官府在得到平虜大將軍征召鄉兵的旨意后,紛紛在第一時間派出了本地的鄉軍。 少則千余人,多則數千人。 他們派的鄉兵過來不是為了“報君父之仇”,而是為了表明態度——畢竟,這是新君下的第一圣旨。 那怕是新君還沒有登基,甚至沒有以陛下的名義號令四方,但有先帝的傳位遺詔在,他就是陛下。至于符不符合祖制……這位爺的手里可是握著刀把子。 亂世之中,首重兵權! 對于身處滄州的朱國強來說,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么——軍隊。 相比于手中無兵無錢的太子也好,福王也罷,擁有山東、遼東以及朝鮮作為后方他,所擁有的力量不是他們所能對抗的。 可,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君父之仇”,是李自成的腦袋! 李自成的腦袋是朱國強登基的賀禮! 不過即便是如此,在抵達了滄州之后,他非但沒有立即命令軍隊北上,甚至還命令部隊停了下來。 從那天起,數萬大軍就駐扎在滄州城外,而各地趕來的兵馬也越來越多。 身為兵部主事的錢邦芑,在抵達滄州后,一直負責接待各種援兵,查驗兵員、安排住所、補充兵器,忙得是不可開交。 這天迎來了蘇州總兵陳國威率領的三千兵馬后,作為鎮江人的錢邦芑自然和他聊了起來。 “開少,你是陛下的身邊人,可知道陛下為什么不立即發兵收復京師?” “圣心又豈是我等所能測? 不過以我看來陛下必定是想要一戰定乾坤吧!” 錢邦芑笑著答道。 “一戰定乾坤?” “是的流寇兵力甚眾? 號稱百萬之眾,那怕就是打個五折? 也有五十萬? 螞蟻多了咬死象啊。等到各地兵馬聚齊后,再揮師北上? 以數十萬大軍圍剿流寇,要是能一戰將其盡數剿滅? 到那時流寇便能不再為禍天下? 百姓也就能重新安居樂業了……” 面對錢邦芑的解釋,陳國威點了點頭,然后輕聲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