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他們? 會誤了平國嗎? 就在朱慈烺把目光投向船上的文臣時,就有文臣站出來稱贊道。 “陛下,我王師一到,土人無不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我平國王師,實在是仁義之師啊!” 盡管那邊炮聲隆隆,可是這邊并不妨礙他們在那里說道著“兵不血刃”,說道著“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負荊請罪的極少數人,直接就給飄沒了。 這邊官員們在拍著大王的馬屁時,那邊曹安國已經下令步兵上岸進攻城堡了,這可還真得打硬仗,因為城堡是石質城堡,居然還不小,一時半會很難攻下。 而且在他們接近城堡時,城墻上的土兵居然也用火槍還擊,除了那些花花綠綠的火繩槍外,他們還有一些從明國買去的燧發槍,不過大都是滑膛槍,相隔兩三百米互相放槍,土人火槍手只有挨打份。 “瞄準了打,不要給他們機會冒頭!” 一槍轟掉土兵的腦袋后,趙立一邊打開火槍槍尾活門裝彈,一邊大喊著。 話音落下的功夫,已經裝好了子彈,往活門上塞上火帽,又一次瞄準著箭垛間的土兵。 土兵的火繩槍很垃圾,這些火繩槍盡管外觀鑲嵌著銅絲花紋,看起來精美就像藝術品一樣,可有效射程頂多也就只有五六十米,遠遠不如大明造的燧發槍。更趕不上大明的線膛槍。 而平軍裝備的還是最新式三年式后裝線膛槍! 這種使用易燃紙殼定裝彈的后裝槍,最大的優點就是射速快。而且精度比十三式更好,擱在神槍手的手中,一兩百米的距離百發百中,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盡管進攻的平軍只有四百多人,可是卻打得城上的兩千多土兵抬不起頭來,一露頭就會被敲掉腦袋。 這種技術上的碾壓,簡直超出世人的想象,就在城墻上的土兵被壓制的同時,領兵的哨長下令道。 “把六斤線膛炮推過來!” 六斤線膛炮。 論炮彈的威力肯定比不上九斤野戰炮或者山地榴彈炮,但是它的優點是精度高。相比于九斤炮千米之外靠運氣,它可以在千米外準確的擊中大門,而且它使用的尖銳榴彈,更適合攻擊城門。 不過因為線膛炮造價較高,整個平國一共只有六門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