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是以目前的運力來說,二三百萬石,已經是目前海運能力的極限了。畢竟,那可是近二十萬貨物。 看著閻爾梅,朱國強反問道: “那你的意思是……” “當然是經營遼東了!” 閻爾梅答道, “世子爺,臣這兩年一直在遼東各地查探,遼東與關內不同,雖說同樣是受天氣影響,可是遼東的水源充足,尤其是河里的水都是山上的積雪融化而來,水源充足,如果加以墾殖的話,遼河甚至直到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等地,都可以沿江開辟水田,像朝鮮人一樣,在江邊種植北稻,雖然不可能像南洋那樣一年三熟,可是一年一熟,畝產三四石卻沒有任何問題,相比于從南洋運糧,東北運糧距離更近,所以更劃算一些!” 開發東北! 不得不承認,他的這個建議的確很吸引人。但是現在東北的氣溫太冷。 或許在另一個世界,東北是中國最重要的糧倉,但是擱在小冰河期的中國,東北的天氣能滿足種植水稻的天氣條件嗎? 不過朝鮮人不是一樣的在種水稻嗎?他們那里能種,東北一樣也能。 接著閻爾梅又說道: “大將軍,今年已經有軍戶在黑龍江試種朝鮮稻,而且已經獲得豐收,每畝收獲不下三四石,臣以為,如果能在黑龍江、牡丹江等河水豐富的地區開墾土地,官府一年收購幾百萬石,應該沒有什么困難!這樣一來,大明就有了兩個糧食,一個是南洋,一個是東北,雖然東北比不上南洋,可是,萬一南洋簽收糧荒,咱們還也可以調用東北的糧食救急,再就是東北到北直隸一馬平川,可以修建一條鐵路連接關內外,這樣一來,百姓可以大量遷往東北,而東北糧食也可以就近運往北直隸等地。” “好!” 朱國強贊同道, “你的辦法不錯!回頭和陳長庚他們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這條鐵路列在計劃上。或許短期內修建不了,但是從長遠來看是極為必要的。東北糧倉……” 朱國強笑著說道。 “有了這幾個糧倉,朕睡覺也能睡踏實了,畢竟,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