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透過窗紗看到爹正在書房里看著書,他便掀開紗門走了進來,正是紗門、蚊帳的保護下,移民才很少有人死于各種疾病。 “爹,六爺走了。” 從兒子的口中得知六叔自殺后,陳名夏足足愣了好一會,然后說道。 “回頭讓人給六叔家送二十兩銀子。” 然后,陳名夏又繼續看起書。 “孩兒知道了。” 看著兒子失魂落魄的模樣,陳名夏說道。 “掖臣,你最近書看得怎么樣了?” “爹,即便是孩兒苦讀經書,又有何用?孩兒的功名也給革除了,在這南天門,那里有什么縣試?” 兒子話里的怨氣,讓陳名夏的臉色微變,可他能說什么?最后只得說道。 “掖臣,這書總是要看的,沒準,還是會有機會的,將來南天門必定設府縣,到時候,興許陛下會法外開恩的……” 興許…… 這話就是陳名夏自己都不信! 從堂堂翰林到流放南天門,這樣的人生際遇,讓陳名夏明白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剛抵達南天門時,與族人一同的燒林開荒,期間染了幾次痢疾,甚至感染上瘧疾,要不是靠著醫生給的良藥,恐怕小命早就丟在南天門的林子里了。 不過幾經生死之后,他不但大徹大悟起來,而且也痛定思痛——一定要抓住機會,那怕就是在南天門這地方,也要想辦法出人頭地。 而兒子就是他的機會。 畢竟,他是“從賊逆臣”,無論如何都沒有復出的可能,但是兒子不一樣,他還年青,還有機會,將來只要開科考,兒子肯定能考中功名的。 老的沒有機會,小的還有機會。 尤其是“泗水事件”后,魏允枚的名揚南海,更是讓陳名夏堅信自己的判斷,魏允枚是魏學濂的兒子,他和魏學濂是老相識啊。他魏允枚可以憑著幾十水手奪下泗水城后,可以重新挽回魏家名聲。 陳家同樣也可以。 就看到了他的機會! 就在這時,一陣雷鳴聲從遠處傳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