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乾圣七年的孔廟和記憶中那個人頭擠人頭的景點有所不同,不過這個時候朱國強倒沒有參觀的興趣,而且直奔正殿。 步入正殿后,抬頭一看,那里擺著的牌位,果然不是“至圣先師”,而是“大成至圣文宣王”! 這是蒙古韃子給孔子封的號。 對此,朱國強選擇了視若無睹。 拜了孔子之后,自然去配享孔廟的七十二門徒那邊看看。 顏回的牌位是“兗國復圣公”。 這個也是蒙古人封的。 …… 一一看過那些牌位,朱國強的面色冰冷,但卻又不露聲色的看著拜祭的讀書人,沒有任何人有什么反應。 今朝之人,不拜今朝的追封,反而拜前朝的,這是什么? 是意圖謀反啊! 可能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 一圈逛下來,擱孔家人眼里不過只是“暴發人家”的老朱家的當家人,“又記仇,又小心眼”的朱國強,終于確定了一件事。 孔家想要謀反! 前腳出了孔廟,朱國強就冷笑道。 “走,出城!” 一眾人這邊剛出城,那邊朱國強就尋了個路邊的茶攤,然后取出腰牌命令道。 “何洪勇,去曲府錦衣衛所,從附近調一百“緹騎”過來。” “緹騎”,按照南北鎮撫司的分工,南鎮撫司的職責與后世法國憲兵類似,負責在鄉間維持治安,而事實上,“緹騎”也成功地為的社會安寧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現在的大明,足足有六萬“緹騎”分布在全國各地,于鄉間巡邏,維持治安,處理刑事犯罪。 一百錦衣衛緹騎,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用于平定匪亂,這一百精銳緹騎足以擊敗數千盜匪。 任著南鎮撫使的腰牌,附近幾縣的緹騎在接到命令后,都迅速趕到了曲府。當天下午一百緹騎匯合后,就直奔曲府縣城,之前的匯合點在城外。 其中官職最大的兗州過來的錦衣衛百戶丁康,只以是京中上差的他見了面兒之后,才知道來到人可真不一般。不過對他來說,來人的身份于他來說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最重要的是執行任務。 錦衣緹騎,從不看什么身份。畢竟,緹騎是皇差! 大白天的,曲府自然不會城門緊閉,不過城門處卻有差役守衛。看到大隊緹騎闖了過來,守城兵差役不禁大驚失色道: “你等是那里來的軍士?速速遠離曲府!” 領頭的百戶丁康大喝道: “南鎮撫司帳下百戶丁康,率緹騎進城辦案!速速讓開!” “緹騎辦案?有何憑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