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經過多年持續的改進火車性能也大幅度的提升,一次能拉200噸貨、時速為40里,基本上實現了國人千年以來日行千里的夢想了。 也正因如此,從古至今沒有水運之利的陜西,終于憑借著這種新式交通工具,與內地聯絡在一起。甚至相比于水運,它的速度更快。當然火車的運費也超過水運。 從開封到西安一千里鐵路,運送一噸貨物的運費,僅需要六兩銀子。 這個運費相當于水運的三倍,但是相比于大馬車之類的畜力運輸,足足便宜了五倍! 鐵路與火車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陜西與內地的聯系。源源不斷的貨物可以通過鐵路運到陜西,或者從陜西運出。 一千多里路程,只需要30多個小時。這樣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別說是棉布那樣利潤較高的商品,就連同米糧那樣利潤薄的商品,也可以使用火車運往陜西。 從鐵路筑成之日起,商人們就喜歡搭乘火車運貨行商。不僅是因為火車跑得快,全程不會停歇,而且運費廉價不說。 更重要的是安全! 畢竟,這年月那怕就是有緹騎在鄉間官道巡視,土寇、黑店幾乎絕跡,可是難免錢財動人心,行商的路上難免會碰到臨時客串的強盜,到時候賠了錢財不說,甚至還會的賠上性命。 還是火車安全啊! 往車廂里一坐,睡上一覺,兩眼一睜就到地方了,憑票取貨,多方便,而且運輸還便宜啊! 不過,方便歸方便,因為商販眾多,車輛有限,以至于每天開封的火車站前都是擠滿了排隊搶票的商販。來到車站時,瞧著火車站前排著的人,甚至讓朱國強感覺有點回到另一個世界的錯覺。 不過,在這邊,他倒不需要去排隊,何洪勇直接拿著北鎮撫司的腰牌,就包下了一節車廂。 北鎮撫司的緊急任務,無論票有沒有賣完,都得讓出一節車廂來。 特權人人愛。 后世很多人雖然反對特權,但他們反對的是自己不能享受特權,而不是特權本身。 在商販們得知車票售盡,而怨聲載道的時候,朱國強一行已經坐上了火車,半個小時后,一輛蒸汽機車就噴吐著煙霧,載著數百乘客以及上百噸貨物,朝著西安以40里的時速在鐵路上“高速飛馳”著。 奔騰的火車不住的向天空噴著一團團的白云。 置身于火車上,感受著車廂的顛簸,朱國強的神情顯得有些異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