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凝視著這個熱鬧且繁華的城市,卡斯特羅似乎看到了成千上萬的大明人出現(xiàn)在美洲,他們就像潮水一樣征服了新西班牙,占領(lǐng)了那里的土地,掠奪了那里的資源。 “愿上帝保佑西班牙,但是……” 看著卡斯特羅,科爾特斯說道。 “在上帝施以援手之前,我覺得我們西班牙應(yīng)該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 “是的,閣下,你要明白一點,對于西班牙而言,我們需要的是什么?只是新大陸的黃金與白銀,西班牙的人口是稀少的,即便是西班牙的土地并不肥沃,但是仍然足以讓西班牙人吃飽飯,而且新西班牙是廣闊的,足夠維持上千萬西班牙人的生活,可是大明呢?” 看著做為特使訪問大明的副司令,科爾特斯鄭重其事的說道。 “大明需要是一個廣闊的糧倉,相比于黃金與白銀,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糧倉,畢竟,他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工匠,他們擁有最好的瓷器、棉布、絲綢以及其它各種各樣的商品,他們可以用這些商品從西班牙以及歐洲源源不斷的獲得黃金以及白銀,可是歐洲卻給不了他們數(shù)量充足的糧食!” 卡斯特羅反問道。 “所以呢?”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和大明達(dá)成一個協(xié)議,我們共同分割美洲,相比于大明,西班牙根本就不需要北美大平原,那里除了野蠻的土人,什么都沒有,可是大明卻需要那些土地去耕種,去填飽他們的肚子,而西班牙所需要是什么?是新西班牙的銀礦!我們完全可以互取所需,把對我們來說無用的地方劃給大明,從而簽署一個和平條約。就像我們和葡萄牙人簽署的《托德西拉斯條約》一樣。” 一個多世紀(jì)前,哥倫布到達(dá)美洲后,西、葡兩國為爭奪新大陸殖民地,曾長期進(jìn)行戰(zhàn)爭。為緩和兩國日益尖銳的矛盾,由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出面調(diào)解,根據(jù)這條分界線,大體上美洲及太平洋各島屬西半部,歸西班牙;而亞洲、非洲則屬東半部,歸葡萄牙。 后來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對此表示不滿,要求重劃。最終兩國簽訂了《托德西拉斯條約》,將分界線再向西移270里格,巴西即根據(jù)這個條約被劃入葡萄牙的勢力范圍。 當(dāng)然,這個瓜分世界的條約,實際上狂妄的,畢竟,就連同大明也被劃入他們的勢力范圍內(nèi),但正是這個條約確定他們兩國之間的和平。 而現(xiàn)在科爾特斯提到這個《托德西拉斯條約》就是為了避免西班牙在戰(zhàn)爭中失去全部的殖民地。 “我的上帝啊,那豈不要把整個新西班牙北方地區(qū)都割讓給他們,如果國王知道的話,一定會殺了我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