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今天,當看完了都察院自己拿出的調查報告后,他才霍然發現,原來陛下的擔心是對的,大明看似中興了,可實際上在中興的同時,也在慢慢潰爛,這種潰爛是緩慢的,但卻是普遍存在的。 “該殺!盡然連長江堤防都有人侵吞工程款,如此事關千萬人性命的工程,居然……好大的狗膽,不殺,如何能平民憤!” 包世龍激動道。 “牽涉的人太多,不能輕舉妄動。并且有些事情,原本就沒有法律嚴禁,現在追究起來有矯枉過正之嫌……” 盡管內心憤怒非常,但章曠還是以盡量平穩的聲音安慰。 以他為官多年的經歷,與先帝那會對比著看,乾圣朝的潰爛,只能算作疥癬之癢。甚至連疥癬之癢都算不上,畢竟這不過只是再尋常不過的權錢交易罷了。至少錢拿出去能看到東西,要是擱在過去,朝廷白花花的銀子拿了出去,各級官員層層盤剝。到最后恐怕落下的也就是個空。 “那也不能就這么算了,殺雞儆猴……這雞總是殺一些的!” 氣歸氣,但在官場浮沉多年的包世龍,也知道這件事涉及的人太多,有時候……法真責不了眾。點了點頭,咬牙切齒的說道。 “陛下給他們開了那么高的俸祿,甚至就連我等致仕之后,準咱們取祿還鄉!現在,居然還有人不知足,如此煞費心機大肆斂財……這種人,絕對不能留……否則大明吏治,必定毀在他們的手上。” 過去,大明朝的官員致仕后,也是沒有俸祿的,正所謂“致仕,還祿位于君”,意思就是交還權利于君王,位子還了,祿當然也要還,但君王不會讓他喝西北風的,若家貧不能自存的,“有司月給米二石,修(終)其身”。當然,少數官員的特旨加恩除外。 但乾圣皇爺卻是大方的很,直接下旨的發放“致仕官員恩給”,這個恩給,就是皇家特旨加恩給致仕官員發恩賞,恩賞等同于在職時的俸祿,只是少了冰賜、炭賜之類的福利。 而是這個旨,還被寫進了“大明祖制”里。換句話來說,只要為大明的官、為大明吏,一直到死,都拿著皇爺發的恩給。 這待遇夠好了吧! 君恩似海啊! 可他們是怎么回報的呢? 就是這么回報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