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臣等死罪!” 當然,這個死罪也就只是說說,皇帝不會要他們的命,甚至他們也松了一口氣,陛下似乎不會在這件事上深查。 就在他們松下一口氣的同時,只陛下說道。 “朕的過錯,朕擔著,可那此敗類的罪過,他們也要擔著,從現在起,對各地大小工程進行查驗,一但發現官商勾結,有偷工減料的,一率參照黃河一案處治,涉及到的收銀子的官吏、行賄的奸商,一個不留,全部處死,處死后,再流其族,該抄的抄,該罰的罰,總之,要給天下士民一個交待!” 要殺人了! 可有些人必須要殺。 對此眾人皆是稱贊“圣明”, 他們誰敢反對? 只殺那些人,已經是法外開恩了,繼續徹查,指不定會查到他們自己的頭上。 當然,要是真的涉及到了,那肯定是要殺頭的。 “陛下,臣請暫緩大興河務、官道,待此事清查后,再……” 不等高弘圖把話說完,朱國強就擺手說道。 “河務、官道諸事關天下百姓福祉,不能因噎廢食,況且,興修河務、拓寬官道,不僅事關沿河百姓安危、出行便利,也有利于地方,可以增加百姓收入,事關大明各地的發展,又豈能因為幾個貪官、奸商停下來?” 表面上修建河堤也好、拓寬官道也罷,都是只是工程,可實際上卻是大明的一次有目的財政上的轉移支付,比如黃河大堤涉及到的河南、山東、北直隸,都是窮省,雖然會在冬閑時招募役夫,但是平常卻只許雇傭農閑百姓。如此,農民和游民有了收入,商賈也能因此獲利,地方也得到興旺發展。 而在西南各地,官道重修、拓寬,也是如此,不僅便利了交通,大量雇工同樣也讓百姓從中獲利。至于陜西,渭河、官道等等用到銀子的地方更多,這些銀子都是中央國庫支付的。 在過去的九年里,通過這樣的工程轉移,朝廷向北方、西南以及西北支付的工程款不下一萬萬兩,如此大規模的工程款,不僅改善了當地的交通,水利,更重要的是繁華了當地經濟,讓窮省受益良多。 這種事情能停嗎? 當然不能停! 非但不能停,甚至還要加大力度,要不然西南、西北的窮省,什么時候才能追趕上南方的富省? 大明朝廷有了錢,不能像過去一樣,以“國庫留銀***萬兩”為榮,銀庫里的那些銀子,不過只是死物而已,只有把銀子花出去,才能刺激經濟、帶動發展,尤其是窮省的發展。 “陛下圣明!” 不等有人反對,就有幾位出自西南、西北的官員立即夸贊起來,畢竟,這些年窮省、邊域從中受益匪淺啊。能停嗎?當然不能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