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以王弟的身份被委派出使大明的莽白,就是歷史上制造咒水之難的那位。不過現在他還是王弟。而且也不會再有一個明朝皇帝流落緬甸了。 不過,明朝皇帝倒是已經把兵派到緬甸了! 就在莽白離開阿瓦王城的時候,大明的信使就已經在南蠻地的山林里策馬奔騰了,他們給各土司帶去了征南將軍的令信——令其召集土兵,聽從調令。 沙廉曾是四十年前緬甸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回的地盤,靠近后世的仰光。當莽白在這里登上大明的商船時,他已經得到征南將軍信件的抄件了,他看得是心驚肉跳啊! 不是信件用詞有多嚴格,而是飄飄的幾句話——讓土司派土兵聽調,干啥? 討伐緬甸軍民宣慰司。 因其不臣! 就這么幾句話,就讓莽白感覺到害怕了! 沒有了那些土司派出的土兵,單靠緬甸人自己,壓根就擋不住明軍的進攻。 現在那些土司非但不會再幫緬甸,而且那些早不甘心受緬甸統治的土司必定會歡蹦亂跳的派出土兵,四下襲擊緬甸,趁機向大明表忠心——給大明當狗總比給緬甸當狗更幸福吧? 到時候,征南將軍都不用親自進攻,緬甸也得元氣大傷不可。 所以莽白立即和明商商量,高價雇傭了一艘明商的快船,以最快的速度帶著使團和禮物向大明進發了,為什么不用緬甸自己的船,傳統的緬甸船只不夠結實不說,也不適合遠航啊。 為什么不走云南,然后一路向北進貢? 莽白害怕啊!害怕半道上被征南將軍給害了! 這位歷史上對永歷君臣極其兇殘的緬甸王子,這會心里只剩下一個情緒,那就是恐懼了。 船是縱帆快船,盡管比不上飛剪船,可航速倒也不慢,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抵達了南天門。 不過在南天門,他卻被攔下了——大明海,不是他想進就進的,即便是外藩使臣也需要得到許可。 也正是在南天門,他終于見到大明——一個與云南截然不同的大明。 此時的南天門,已經擁有十數萬漢民以及數十萬土人奴隸,到處都洋溢著盛世的氣息,當然這些移民也都是尚武好戰——畢竟,在海外他們有時候要用刀把子來耕地。 莽白還發現,不要說沐公爺的軍隊,就是這里的大明官軍對緬甸都是極有威脅的,而且他們只需要三天就能抵達沙廉,只要他們愿意,隨時可以從那里一路逆流北上,然后攻下阿瓦城…… 這簡單比征南將軍南下,還要容易啊! 就在莽白焦急不安的等待著進入大明的許可時,南天門總督府派來了一個官員,官員倒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當過翰林的陳名夏。 現在陳名夏在總督府里任通事,為什么讓他當這個官? 是因為他陳名夏當過翰林啊,南天門這地方那天沒有蠻夷過來,什么使臣之類的偶爾也會有人過來,一般人當通事官,又怎么能讓蠻夷感受到大明教化?當過翰林的陳名夏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人選。 不會說蕃話? 沒有關系,府里有有不少精通各國語言的通譯,那些蠻夷自己也帶有通譯, 直接對他說道。 “緬甸軍民宣慰司實為大明內藩土司,不能按外藩之禮入朝,出示大明授予印符驗印后,既可直接入境進貢,貢使可帶有信件。” “有,有,有……” 莽白連忙說道。 還好,還好,當年大明賜的緬甸軍民宣慰司的大印還沒丟。出訪前王兄專門讓漢語通譯寫了一封信,蓋上了那個大印。 “嗯?這是……世宗皇帝賜的?有新的嗎?” 新的? 怎么可能有,在莽應龍大帝繼位后,那里還在明朝的賜印,自己都稱王了!印當然是自己的。 “這,這個不能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