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又是一年“萬壽節”,乾圣皇爺的生日,自然要普天同慶,要接受萬國來賀,要賜宴群臣。 宮中又多了幾位皇子,皇女也多了好幾位,如今四海承平,內憂外患皆除。當然也沒有人建議皇帝什么要遠離女色。 眾所周知,乾圣皇爺好風流,如今依然不改。 剛從西洋回來國丈平海侯鄭芝龍邁著四平八穩的步子走入宴會大殿,勛臣、百官紛紛見禮: “侯爺安好!” “諸位安好。” 雖說為大明拓土千里,可鄭芝龍倒也是恭恭敬敬的回禮,全無半點倨居傲慢。 已經升至通政太常的張同敞,則行禮道: “國丈功績,自古罕有。難得身居高位,卻親自出海萬里,揚國威于異域,更為難得的是,雖身在異域,卻不忘忠君之事,獻蕃女于宮中,教陛下領悟西洋風土人情,真乃為臣子之楷模也。” 張同敞是張居正的曾孫。曾祖父被誣,張家世蔭盡奪。崇禎十三年得以明辨,以武蔭補錦衣衛,后改中書舍人。歷史上曾轉輾江南各地,欲為匡扶明室盡力。最后與瞿式耜同時慷慨就義于疊彩山。 現在,他當然不可能與與瞿式耜共同赴義。 雖然文官不能彈劾武官,可秉性耿直的張同敞見到鄭芝龍,倒也不愿意給他好臉色。 為啥啊! 這貨身為國丈,干的都是什么事? 從天竺回來,你就回來吧,皇帝自然會論功行賞。這老東西倒好,居然獻了蕃女十余人。 既有天竺的公主,也的貴女,還有波斯的佳麗,說是為了讓陛下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以便決策于萬里之外。 可沒過幾天,那位公主就成封了才人,那幾日宮中可是夜夜笙歌。 這簡直就是想讓陛下當昏君的節奏啊! 而早陛下剛登基那會兒,張同敞就相信陛下是千古難得的圣君、明君,可奈何身邊的奸臣不少,鄭芝龍就是如此,他自己女兒可還要宮里,怎么就干出這樣的事來? 獻美色于皇帝! 這是人臣干的事嗎? 要是擱過去,估計張同敞早就彈劾了,眼下不能彈劾,但他還是譏諷道: “要是我大明武將都如侯爺一般,想天下佳麗必定盡入南京了。我輩能身逢此世,何其幸也!” 瞧,這諷刺的,一句話就直接把鄭芝龍的功勞變成了“邀寵獻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