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乾圣十一年秋。 田里的穗子一天一天地黃了起來,謝云安臉上的笑容也是一天多過一天。 家里有一百多畝的田的他,是那個忙啊!補曬簟,修風車,請這個來打禾,邀那個來扎草,一天到晚,他都是忙得笑迷迷的。今年的收成確比往年要好上不少,一百五十多畝田,至少可以收四五十擔谷子。 這可真是好年頭啊! 再過個四五天的功夫,這田里頭就盡是一片金黃了,四五十擔谷子,那可是好幾十兩銀子啊! “大肉炸好了嗎?可不要誤了活,那些打禾客得吃到大塊的肉,才好好的干活。” 打禾客大都是從外地過來的,每年的秋初總有一批這樣的人來:挑著簡單的兩件行李,三五一伙地在鄉間穿來穿去,專門替人家打禾割稻子,工錢并不算多,但是要吃一點兒較好的東西。 白米飯不說,還要配上大肉。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是謝云安最心痛的時候,叫這么幾個幫工實在是不劃算啊!工錢之外,一大碗一大碗的白米飯,一塊塊的大肉,都給那些打禾客吃進肚里去了。讓人瞧著都看得眼紅。 哎,說到底,還是家里的人丁少,要兒媳婦爭氣,連生幾個兒子,等他們長大了就再不用叫打禾客了,自己動手也就差不多了。 不過眼下,就是再心痛,也得請打禾客,不請,誰來收谷子? 不過今年似乎和往年不同,往年打禾客自己就找上門來了,今年怎么到現在,打禾客還沒上門? 心里疑惑著,謝云安瞧著自家的谷子早已黃熟得滾滾的,再不打下來,就會一粒粒地自行掉落。 “這幫打禾客,可真是沒規矩。” 嘴上罵上,謝云安只好跑到大堤上去叫外幫打禾客。 等他到了大堤上,才瞧著像他一樣來尋打禾客的人可真不少,好不容易碰到一伙,還不等他開口,就被旁人加價請走了。 這是咋回事? 本來一天一百文的工錢,硬生生的漲到了一百五十文,就這都等不到。 “加錢,加工錢,一百八十文!” 急得心里冒出火來的謝云安,加了三十文工錢后,終于請來報四個打禾客,前后兩天的功夫,田終于已經打完,平白比往年多差了十幾兩銀子作打禾工錢的的謝云安,心里是那個堵啊。雖然多打了幾十擔谷子。 可是這心里頭不痛快啊。 類似的事情,一年多過一年。 在報紙上看到過,家人的信里也看到過。 在工部任職的戴蒼,在收到鄉人寄來的信時,沉默了良久。怎么會這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