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這明人懂什么,這是咱大清國的氣度!” 那人的漢話說的生硬,一聽就是個倭人,可提及大清國的時候,那也是滿面的驕色。 “您說的是,是小的嘴誤,嘴誤……” 曹達連忙點頭哈腰的賠著不是,不過他一嘴的京腔,倒是讓周圍的日本人頗為羨慕。 滿清攻進日本后,面對的情況和過去截然不同,軍中既有滿人、也有蒙古人,還有漢軍,朝鮮兵,再加上倭兵。整個多國聯軍。 這支大軍說什么? 還像過去一樣,說女真話? 估且不說,兩三萬漢軍八旗抵觸,就是四五萬高麗八旗,那也是有抵觸情緒,而且抵抗情緒是非常強烈。 至于倭兵嘛……那會還沒有在乎他。當然他們在乎不在乎的也沒有人會在意。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內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建議下,大清國也開始說起了漢話,寫起了漢字,為啥不要什么“國語騎射”,說白了,就是這群喪家之犬早沒了那種心氣,穩定第一,軍心第一。 漢軍八旗也好,高麗八旗也罷,他們都不排斥漢語、漢字,至于日本人,同樣也是如此。 于是乎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被視為“胡虜”的滿清反而把漢語帶到了日本,至少是部分地區,日本人已經開始說起漢話了,當然他們也享受起了新潮雅正,留起了金錢鼠尾辮。 而最受歡迎的漢語是什么?自然是“京腔”,這里的“京腔”不是后世所謂的“京片子”,而是“南京官話”,這個是正經的大明官話,不是南京方言。至于那個“京片子”,一百多萬滿人說的話……是正宗的嗎?反正有那么些年,那個所謂的“京片子”就是“漏刀的”,革命的時候,在有些地方那種發音是會掉腦袋的,比如西安。 會說一口的南京官話,在“東清”那肯定是高人一等的。況且這位爺還是一身明人打扮。 這是妥妥的明商啊! 高人一等的主! 隔咱們大清國誰不知道有句話叫做一等明商二等滿三等軍旗四等倭嘛。 原本還厲聲厲色顯得“大清氣度”的那位,瞧著這人的身份,這才意識到,對方的身份可不一般啊。臉色立即變了變。 和顏悅色道。 “往后注意就是了,這里是大清國,你是明人不假,可也不能亂說話。” 誰是明人啊! 咱爺們正經的旗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