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行人來到城墻頂部的箭樓時,隔著門窗就聽到了從箭樓里傳出來的讀書聲,李過并沒有過去打擾孩子們的學習。 直到課業結束后,他才走進去,然后與丞相一同考校這些孩子的學問。甚至還特意給學業優秀發了獎作為激勵。或許李過是造反起家,但他骨子里尊重讀書人,認同讀書,這也是他要求大順兵丁的子弟必須讀書的原因,而這也是大順與大明的共通之處——重視教育。或者說,這是華夏千年以來的傳統,相比之下,滿清那邊,就沒有這樣的硬性要求。 在隨后的半個月里,李過與丞相一行又巡視了二十幾個衛所、千戶所,每一次都會著重了解少年的學習、訓練,畢竟,當年的老營兵正在老去,將來大順還是要靠那些少年,那怕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混血兒,有著明顯的異族特征,雖然男的帥,女的靚,但在大順,還是那種純正的漢人更受歡迎,這種歧視平時顯不出來,可是,在這些孩子談婚論嫁時卻表現的很明顯,那種爹媽都是漢人的,三五歲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家爭著結親。 為啥?稀罕啊。是純正的漢人啊! 至于色目……那是奴婢,那怕是自己的兒子,那也是妾生子。 不過,對于統治者來說,那怕是這些混血兒,有著明顯的異族特征,但他們長大了都是大順的軍丁,都是大順的戰士,血純純不純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打仗,能殺人就行。 “你怎么看?” 沿著渭河,也就是舊時的“阿姆河”返回長安的路上,李過問道。 “陛下不是已經決定了嗎?” 孫可為笑道。 “既然陛下已經決定了,那就這么辦吧。” “嗯……” 點點頭,李過說道。 “不過,我還是擔心啊,要是咱們只派普通的軍戶子弟過去,萬一他們沉迷于大明的花花世界,不愿意回來,到時候該怎么辦?” “是啊,西域雖好,可江南更好,天下再好好不過江南,別說是江南了,便臣做夢都能夢著河南老家啊……” 孫可為的長嘆,讓李過也跟著嘆了一聲。 回不去了,至少他們是回不去了。 “所以,尋常軍戶子弟過去,十之八九會選擇留在大明,以臣之見,還是應該以衛所軍官、朝廷官員的子弟為主,他們父親身居高位,他們在大明學個十年八年回國后,必定會受到朝廷重用,這樣一來,他們自然也就愿意回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