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墮落嗎? 其實,這就是人生。 沒有家奴,難道讓新朝新貴們事事親力親為? 家奴制是要瓦解,但也要滿意新貴們的需要。 當初瓦解大明的“家奴制”,打擊的是舊的豪門大家,對此手下人會拍手叫好,干翻舊權貴,新貴們才能分到更多利益。但是如果新貴們在新的制度下,無法受益,那么他們自然會成為新政的反對者。 所以在通過打擊投獻、自賣等手段,從根本上瓦解舊家奴制的同時。從事海外貿易的新貴們利用法律上的“漏洞”開辟了海外婢女貿易,這個貿易充滿罪惡不假,但卻也緩解了很多矛盾。 這些豪門大戶的名下,現在誰家里沒有少則數百,多則上千的各國婢女。也正是在她們的侍奉下,他們依然過著人上人的生活,甚至輕松愜意遠甚于過去,那些頂著“書香門第”的人家,用起奴婢來,可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畢竟,但凡是人,都樂意享受他人的侍奉……那怕是朱國強同樣也是如此。 得,這也是人的本性。 一行人在街上逛上,置身于文德橋,看著遠處的文德街,朱國強駐足的橋上,凝視著熙攘的街道,街上的人頭攢動。有很多都是年青的士子,他們不僅年青,而且……大都穿著奇裝異服者,甚至可以用爭奇斗艷來形容。 “老爺,國子監就在附近,這些都是各地過來考國了監的生員。” 方以智輕聲說道。 國子監每年都有一次入學考試,來自各地的讀書人齊聚文德街一帶,但真正讓朱國強看傻了眼前的,恐怕還是那些讀書人的打扮! 那些讀書人里,有不少人都是穿著類似女裝的衣著到處招搖。見狀,朱國強皺眉道。 “他們穿的這是什么玩意?” 方以智說道。 “老爺,這就是報上報謂的“妖裝”,其實從世宗大江南北就時興這樣穿法,女子將發髻晚起,穿寬松大袍;男子卻喜好著短衣和修身裙,遠遠看去,與女子一般。在蘇杭一帶,有一首民謠,“蘇州三件好新聞:男兒桌條紅圍領,女兒倒要包網巾,貧兒打扮富兒形。”,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在蘇杭一帶,在其他地方也都如此。人們所穿的衣服,更是五花八門,男女混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