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16章 最后的反撲 (第二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


    第(1/3)頁

    反撲!

    即便是大多數參與者,也不知道自己成為了這股逆流的一部分,而他們之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不過只是激于“一時義憤”。

    以東林書院為中心,四周盡是白幡,來自各地的士子哭靈祭奠“自殺明志”的友人之時,又把祖師爺孔圣人的牌位請了過來,對著孔圣人進行“哭廟”。

    在憤慨“哭廟”的同時,又有人振臂疾呼道:

    “今上專獨,雖大功于世,可卻視我士民為芻狗,于朝專獨,于民苛虐,置皇明祖訓仁政于不顧......”

    疾呼聲是振聾發聵,聞者無不是大聲疾呼響應。

    這樣“哭廟”的場景已經好些年不見了,為啥,因為報紙的流行,讓士人有了另一個發聲的渠道,有明一朝,“哭廟”不僅是江南一帶流傳已久的傳統,在大江南北,即便是北方各地也是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宣德后,大明經濟日益發達,各地文教興盛,作為社會監察力量的鄉紳士子,在官府有不法之事不當之舉,往往都會聚集文廟向祖師爺孔圣人哭訴,以“哭廟”申告的方式,讓官府不敢小視。

    “哭廟”并不是南方獨有,文教興盛也不是江南獨有,至于有人歪曲什么“江南獨有”,根本就是扯淡,江南文教興盛不假,士林龐大不虛,可有明一代,南直隸出過幾個輔臣?

    南北分榜不是假的,況且每個省都有相應的名額,江南從來沒有“壟斷進士”,江南士林為什么龐大?說白了,就是進士名額少,難考,讀書人太多,鄉間“閑士”太多,閑人多了,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而“哭廟”與其說是江南的傳統,倒不如說是大明士人的傳統,有明一代,確實也發揮了一定的社會監察作用,但同樣,官府也不止一次被所謂的“滔滔民意”給綁架。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報紙的風行,不但取代了類似大字報的“揭貼”,同樣也取代了“哭廟”,成為了民意訴達、社會監察的主要手段。

    可這一次,從各地云集而來的士子,卻借著死人之名,再一次重拾舊時傳統,與其說是有人振臂一呼,群起響應,倒不如說是,經過十幾年的打壓之后,早就感覺到危機的鄉紳士林作出的最后掙扎。

    也難怪他們會掙扎。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乾圣皇爺的軟刀子一刀刀的割在他們的身上。

    從廢除家奴到打擊投獻。讓不知多少鄉紳士宦之家大傷元氣。接下來這位乾圣皇爺又干了什么?

    清丈田畝、足額納稅。

    這些年,乾圣皇爺可是沒抄折騰大家伙,其實,朝中為官的“鄉黨們”也曾好言相勸過,但是終究不起作用,這位乾圣皇爺一意孤行啊。

    而且他和大明其它的皇帝不一樣,他手里有兵!

    而且還好殺!

    得!

    大伙就都忍著吧。

    可忍到什么時候是個頭?

    這幾年,土地清丈清個差不多了,又有消息傳出來,陛下要“攤丁入畝”,往后大明不再收“丁銀”了,把丁銀都攤到田畝里了。

    那怕是目前僅僅只是在湖廣試行,也足以讓眾人為之警覺了,現在是試行,可接下來呢?

    接下來恐怕就是要推行全國了。

    一但推行全國,吃虧的可就是他們啊!

    過去他們家中有良田萬畝不假,可有功名在身的他們壓根就不需要交“丁銀”,這筆銀子不是按人頭交的嘛,現在倒好,直接把丁銀攤到地里了,這不是要他們的命嘛。

    這,這根本就是奴隸鄉紳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凤翔县| 美姑县| 保亭| 揭阳市| 霍林郭勒市| 津市市| 白玉县| 通河县| 德令哈市| 顺昌县| 屏山县| 崇文区| 通榆县| 石棉县| 淳化县| 龙井市| 陆丰市| 黄龙县| 彰武县| 交城县| 平顺县| 新疆| 荔浦县| 天水市| 民和| 开江县| 天等县| 潼南县| 城口县| 谢通门县| 常州市| 西城区| 莱阳市| 江西省| 蛟河市| 固原市| 崇文区| 廉江市| 杭州市|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