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國強看到他落了座,打量著他身上錦衣衛官袍,張名振是錦衣衛世職,雖然轉為海軍將領,可在覲見皇帝的時候,還是穿上了錦衣衛的官袍,就笑著開口, “今天宣你入宮,是有一件差遣要交給你去辦。” 張名振聽著有點奇怪,甚至他都沒想到,有一天會得到陛下欽點,他不過只是區區一個海防游擊而已,陛下怎么會知道他的名字? 看著他的疑惑,朱皇帝接著就一指東垣郡王朱由彬: “這位是鄭藩東垣郡王朱由彬。這些年我大明與海外拓殖,與歐羅巴諸國接觸日益增多,所以這向歐羅巴派遣使團,已經是勢在必然。所以朕打算以東垣郡王為首,前往歐羅巴,與各國簽訂通商條約,以你為艦隊提醒,不知卿家可愿領艦隊前往?” 其實,朱由彬只是在恰當的時間提出了一個合適的要求,向歐洲派遣使團,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不僅僅是為了加強溝通,更重要的是,看看不能不簽署幾個通商條約,比如劃定勢力范圍之類的事情,能用和平手段達成的目的,朱皇帝當然不愿意開戰了,畢竟打仗可是要燒錢的。 所以向歐洲派出使團,所求的一是設館建交;二是劃分勢力范圍,大明現在要求不高,就是東亞大陸、中南半島、印度以及墨西哥總督區以及北地區,至于其他的地方以后再說,這個要求不高吧,也就是半個世界而已。第三嘛就是菲律賓的轉讓——由西班牙把菲律賓轉讓給大明! 西班牙當然不一定愿意轉讓,但這也沒有問題,反正現在就是告訴西班牙——大明已經不可能再接受他們在菲律賓的勢力存在了,他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讓出菲律賓。然后再通過外交努力孤立西班牙,反正這個土豪在歐洲也挺招仇恨的。 別說這個年月了,就是擱在二十一世紀,土豪國也是拉仇恨,只不過這個時代,更直白而已,大家都想在西班牙身上吃口肉。 說完了訪歐的任務,朱國強接著又道: “張卿,這是件能名垂青史的差事啊!好好干,等將來功成回朝了,朕封你一個子爵。” 相比于過去,現在的大明有了七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再加上親王和郡王。其中親王、郡王當然是皇家宗親的,給外姓功臣的爵位,過去只有公、侯、伯三等,而設立子爵,不僅僅是為了賞賜功臣,也是為了狀大勛臣團體。按照“非軍功不封爵”的原則,只有武將才能封爵。大明的爵位是不給俸祿的,但是會賜給勛田和宅邸。勛田最多給五千畝,國公往下數,一級就減1000畝,最小的男爵就是1000畝勛田。 但是,在大明的爵位體系中,子爵是最低級的世襲爵位,至于最低的男爵,其實差不多就是一個頭銜而已,雖然有一千畝勛田,但是本人去世后,就得和普通私田一樣繳稅。當然初代田主在世的時候,也要繳稅,但是繳稅后,朝廷還會再“賞還”其所繳之稅——也就是退稅了! 先繳后退,看著好像多此一舉。但實際上的意義重大,朱國強登基后,砍向士紳的第一刀就是“士宦優免,先繳后返”,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是一品高官也罷,縣學生員也好,勛臣也好,武將也罷,就是軍戶。都不再直接優免糧額。有多少地納多少稅捐,等足額繳納之后,再根據身份不同“退稅”。換句話來說,那怕就是一品京官,也就只能按律優免30石糧稅,想要優免,得先把該繳的皇糧國稅先繳齊了再說。 這一刀子,看似不起眼,可砍在士宦鄉紳的身上那是一個肉痛啊!這從根本上杜絕了勛貴官員士紳免役勛田免稅權力擴大化的可能。所有的私人持有土地都要繳稅!而且“繳完再退”則是和朝廷說話了,勛貴京官有多少田,地方官不敢問,但是戶部朝廷有賬可查,一查就知道了。 另外,甚至就連同朱皇帝本人持有的皇莊土地,也一樣是先繳稅后退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