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祖皇帝繼承大統(tǒng)于金陵,復(fù)中國之統(tǒng)紀,南克諸侯,北驅(qū)蒙元,復(fù)燕云十六州,光漢十八省之隆,何其雄也……” 在朱國強的話聲落下時,就像是天地響應(yīng)一般,“轟”的一聲,天地間響起一聲驚雷。 在雷聲中,朱國強凝視著大地,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明白了自己與大明之間為什么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了,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最后一個漢人王朝,而是因為他重鑄了中國。 而可笑的是后來很多人反而低估明朝的意義,甚至在有些人的眼里,明朝是黑暗的,是腐朽的,是墮落的,是集人世間一切罪惡于一身的,一群什么樣的人才能這樣歪曲、扭曲這樣一個于中華在再造之功的朝代呢? 只有一種人! 那就是一群當不夠奴才的人。不,他們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群當不過奴才的混蛋。 他們壓根兒就不配稱之為人! “陛下所言甚是,高皇帝之功業(yè),非凡君所能相比!” 周圍立即響起一陣恭維聲,夸高皇帝,夸皇帝的祖宗,沒錯啊!而且這絕對不屬于拍馬屁,況且……這是事實啊! 有明一代,無論士子百姓提及高皇帝,誰不是滿懷景仰之情?高皇帝之名,足夠大明皇家吃上三百年! 只可惜……想到另一個時代,華夏陸沉后,遺民們悲痛欲絕的站在孝陵前的絕望,他們的那種心情又是何等沉重?何等的絕望。或許對于他們來說,唯一的寄托就是他們知道。終有一天,漢人是會奪回自己的天下。 因為朱元璋曾經(jīng)做到了,哪怕是現(xiàn)在他們不能力做到,但是他們相信幾十年后,100年后,200年后,還是會有人做到的。 因為他們的祖先曾經(jīng)做到過!而這正是大明和歷朝歷代最大的不同。他用清楚的事實告訴后人——我們能行!我們可以! 而不是就此沉淪,而不是就此甘于被奴役! 心情頗為沉重的朱國強,沒有理會眾臣的恭維,反倒是走出了涼亭,然后沿著山路下山了,登煤山的路徑有東西邊的兩條,下山時,朱國強走的是西路,因為常看不無人行走,所以顯得十分幽僻。 這是西路! 幾乎是在陛下踏上這條路的時候,隨行的人無不是面面相覷的互視一眼,然后都一方不發(fā)的跟在陛下的身后。 西路,是毅宗走的那條路。 當年崇禎就是沿著這條路走上的末路! 往山下走著的時候朱國強的腦海中不禁浮想著那一天崇禎走在這條路上的情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