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宗室的死活,于他們有何關系。 他們說的不是宗室,而是“孝道”。 德藩移國,你們一個個的起什么哄啊! 至少有那么一瞬間,朱國強沒想到大臣們會反應這么強烈。 “啟奏陛下,臣以為德王移藩此舉不妥,分封藩王制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而陛下念親親之誼賜土于藩王為諸侯,實在是恩重如山,但今德王為陛下之父,德王年邁,不可遠行是為一,二,陛下為人子,焉能放父遠行海外……” 這邊的話聲剛落,那邊又有人出班道: “啟奏陛下,臣也以為不妥!德王年邁,理應于大明安享晚年!” “臣附議!” “臣附議!” 一大群文官跳了出來,義正言辭的反對,幾乎沒有什么官員持以觀望態度,畢竟,大明是以孝治天下,有些話,他們必須要說出來。況且,他們覺得自己說的肯定是陛下的心里話啊! 其實,陛下也就是想借德王的奏折,逼一逼各藩而已。 但是他們顯然打錯的算盤。 朱國強掃了他們一眼,道: “怎么,以你們看來,朕要是同意德藩移國,就是不孝了?” “臣等不敢!” 眾臣紛紛言道: “臣等以為我大明以孝治天下,陛下理應為天下表率!” 朱國強一下子明白了,這是在拿高帽子往自己的腦袋上扣呢! 這些個官員一個個的說的什么為天下表率,一個勁的把“孝道”掛在嘴邊,看似沒有指責自己不孝,可是要是照他們這么一說,德王要是去了海外,估計自己可真就不孝了啊! 歷朝以來,當皇帝的那是一個累,既要防著武將,又要防著文官,不是考慮打這個,就是考慮壓這個,尋思拉攏那個,整天算計的著實辛苦。 不得不說,想當相有為的君主,累得很! 可歸根到底,還是當皇帝的沒有弄清楚自己的職責,就像防著武將一樣,除了安祿山之外,古往今來,太平盛世里頭,有幾個武將作亂的? 當皇帝的最好是平衡,平衡好權力。 相比于武將,文臣專權才是最普遍的現象,對于皇帝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平衡好文武之間的關系,只要平衡好他們之間的關系,用勛臣與武將平衡文官,令其不能一家獨大,這個皇帝作起來也就輕松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