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文官們想要“借勢”的時候,他們顯然忘記了一點,面前的這位皇帝,即不是外藩入統的嘉靖,也不是身殘志冷的萬歷,更不是無能為力的崇禎,而是靠著刀子力挽狂瀾的乾圣皇帝。 他不但是一個敢殺人、敢動刀我行我素的鐵腕皇帝,而且還極有手段。 鐵腕不一定能讓人信服,但是手腕足夠老辣卻足以讓任何人為之膽戰心驚。 面對他們捧出來的“大義”,朱國強并沒有表現的很強勢,而是頗為感嘆的說道:“諸位愛卿孝心可嘉,實在讓朕汗顏啊!” 別看朱國強是在那里夸人,可聽在宋學朱等人的耳中,他們立即意識到——好像錯了! 乾圣皇爺可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主。 “其實,此次去奉天時,德王曾言已經年邁,應頤養天年,可卻心念著佛祖之地,于是便動了到天竺頤養天年,研習佛法的心思……” 朱國強的直接了當把天竺、佛祖、佛法和頤養天年聯系在一起,當然,他知道這樣肯定說服不了這些人,這些人拿著孝的帽子扣在自己腦袋上,就必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朕這些時日一直在考慮此事,為人子者不能不盡孝,可是德王意欲往天竺參悟佛法,頤養天年,朕亦為人子,卻也不能一味相阻,唯能成全!”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又有一個官員站出來,他剛一站出來,就有十數名官員站了出來千萬不要小瞧了一些人的“氣節”,為了不讓乾圣皇帝再這么“一意孤行”的朝著“逆子”的路上走下去,大伙一定要站出來。 “德王意研習佛法,大可建佛寺,請高僧,又何必遠赴天竺……” 見到有人昂著脖子跳了出來,甚至有人言辭頗為激烈,只差沒說陛下不孝,不足以“治天下”了。 聽著他們的這些話,朱國強暗自想到,估計當年嘉靖、萬歷、崇禎他們的朝上就是這個味道! 這味道,估計他們肯定熟悉。 可擱自己這……有個屁用! 朱國強微笑道。 “諸卿忠孝之心,實在是讓朕感動的很,于君父如此仁孝,當為天下楷模,德王欲往天竺,朕不能親往,諸位既為臣子,可愿替君父膝下盡孝!” 啊! 瞬間! 那些原本還哭天搶地的大臣們一個個都傻眼,而宋學朱等人無不是后背冒出一陣汗來,他們頓時明白,為什么先前陛下唇角冷笑了,原本陛下的殺招在這啊! 你們不是說孝嗎? 那好,你們就替君父去盡孝吧! 見他們一個個面色蒼白的站在那,朱國強倒也干脆,冷笑道: “怎么,你們不愿意?” 廢話! 這事誰他么的愿意,堂堂的實權京官兒,正經的進士出身。居然被遠遠“貶”到天竺,去什么德國為官,說是替君父盡孝,可這根本就是流放好吧。 簡直就是、就是……生不如死啊! 可問題是,他們都不知道如何反駁,畢竟大談孝道的可是他們啊! 能不去嗎? 明明大伙都提到了“孝”,都想用大義壓皇帝,可現在怎么你們都不說話了,在那幾個被點著要去“替君父盡孝”的官員用無辜的眼神望向群臣,表情可憐得似乎隨時都要哭出來時。 群臣無不是眼觀鼻鼻觀心,都不敢說話了。 現在,他們總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擱乾圣皇爺這,過去輕車熟路的套路非但不管用,而且皇爺這有的是辦法等著他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