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658年11月,在倫敦戰役的四個月之后,即便是歐洲最偏遠地區,人們也知道了這場戰役的結果,在驚愕于克倫威爾的慘敗時,更被英格蘭臣服于中國的舉動震驚不已。 世人的震驚并未能阻擋英格蘭的臣服,這種臣服甚至并不僅僅表現在雙方的條約文本上。甚至表現在英格蘭對中國文化上的臣服。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伴隨著緊張的施工,一座新城已經初見雛形! 倫敦,這座被燃燒彈焚為平地的城市,正在迅速的重建著,而出乎意料的是,盡管在那場大火之后,倫敦人選擇了磚石建筑,但是那些建筑卻不是歐洲式樣的,而是一種陌生的充滿東方風格的建筑,這些建筑都是大明使團隨行的工程師們設計的,它們不同于傳統的中式建筑,而是采用磚石混凝土結構建造、但卻擁有中式傳統造型的新式建筑,這樣的建筑對于歐洲人來說,充斥著濃濃的異域風情,從倫敦的各個官廳直到王宮,無一例外都是這類建筑。 什么巴洛克、什么洛可可風格的建筑,在倫敦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中國式的倫敦”。 推開門窗,凝視著窗外的倫敦,胡良槐頗有些激動的說道。 “熙存,你看,幾年后,這里就不是再是英格蘭的倫敦了,而是中國的倫敦,即便是我們自己,恐怕也分辨不清這里和南京外城有什么區別。” 作為建筑工程師胡良槐為倫敦設立了多達六座大型建筑,無一例外的都是中式的,這新式建筑在大明不過只是剛剛興起,在南京外城最為常見,但是絕對不像倫敦這么密集。 “除了這里的人,別忘了,這些都是咱們拿錢買來的,100萬英鎊,足足300萬兩銀子!” 錢熙口中的一百萬英鎊,是大明向英格蘭提供的貸款,按照雙方的約定,這筆貸款將完全用于倫敦的重建,作為貸款的條件,就是大明將全面參與到倫敦的重建之中。 為此,朱由彬甚至授意使團成立了一家“慕華公司”,專門從事倫敦的重建,其實說白了就是房地產開發。 “我們借出去了100萬英鎊不假,但是別忘了這是貸款,是要付利息的,20年后,他們需要歸還超過300萬英鎊,而且,這筆錢我們實際上只需要拿出來30萬英鎊,剩下的70萬英鎊是以債券的方式,由中英聯合銀行發行債券,這些債券是在倫敦還有歐洲其它的國家發行,換句話來說,咱們是拿別人的錢來掙錢……”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在借鑒近代銀行業的基礎上,大明早就建立了一整套近代化的銀行金融系統,即便是使團隨行的人員里,也有來金融方面的人才,所謂的“中英銀行”其實,也是臨時成立的,至于銀行的資本,就是在炮臺繳獲的金銀。 按照朱由彬的說***敦的重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所以大明要抓住這個機會,滲透到英格蘭的方方面面,然后把英格蘭變成大明的英格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