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男兒何不好胡姬!” 在那片震耳欲聾的歡騰聲中,置身于樓上包廂里的郁爾枚卻顯得很平靜。 與其它人不同的是,他的妻子就是荷蘭女子,早在乾圣初年,剛剛取得進士的他,就非常熱衷于向西方學習,他曾去過澳門、馬尼拉,甚至還曾隨荷蘭的商船來過歐洲,他總是盡可能的去了解、去學習著歐洲。 這既是他的興致,同樣也是他的……職業,他在錦衣衛北鎮撫司任職,了解歐洲本身就是他的職責,甚至他都把婚姻變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娶了一個荷蘭商人的女兒為妻。 對于一個進士而言,這是不可想象的。對,他并不僅僅是錦衣衛,而且還是一個中榜的進士。 但……喜歡,就是喜歡了。 當然,在更多的時候,他更渴望了解歐洲,乾圣六年到十一年,他一直在歐洲各國游歷,作為一個中國人,他曾是很多貴族的座上賓,這也讓他能夠深入了解歐洲的方方面面。 乾圣十一年回國后,他將自己的游歷編寫成了一份報告,是這一份基于歐洲各國歷史及其特點的分析研究,并將研究的結論概括地報告給了鎮撫司。甚至直到此事出行,這份報告都大明對歐洲了解的第一手直觀資料。 而在使團之中,他的職位并不顯眼,只是一個小小的“通譯”。看似很不起眼,可實際上,他卻是朱由彬的“幕僚”。 “與大明相比,歐羅巴各國的統治者,缺乏統治能力,脫離民眾。政權由宮廷執掌,而宮廷的統治者,與封臣與廣大人民形成某種對立。而這樣的對立導致其內爭不已,政權更迭頻繁。所謂的宮廷根本就是陰謀家和道德敗壞者的巢穴……” 這是郁爾枚對歐洲各國的評價,總之一句話,就是徹底的“差評”,當然,也正是這樣的“差評”讓他看到機會。 “機會!” 回身看著朱由彬,這位大明使團的團長,大明的郡王。郁爾枚輕聲說道, “對于我們來說,所需要并不是在歐洲攻城掠地,這里沒有大明所需要的任何東西,歐洲其實是貧窮的,他們幾乎沒有什么特別的產出。頂多,也就只是產出一些胡姬,僅此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