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局已定! 在進攻部隊準備攻城的同時,梁山語氣冰冷的說道。 “破城后不留俘!” 簡單的兩句話,已經再清楚不過的表明了梁山的命令。 如果換一個地方,換一個場景,或許梁山還會看在宅田等人寧死不降的氣節上,對其進行招降。 畢竟,對于王爺的而言,收降這些降虜的將領,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實上,相比于那些大名,這些投降過建奴的日本人,用處反而更多。 為什么? 因為他們身上背負污點! 因為對于這些將領而言,將來王爺就是他們唯一的依靠,畢竟,對于日本而言,他們是叛徒! 他們的榮華富貴都系于王爺身上,這也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些人甚至比普通的大名更可靠。所以,招降……對于王爺而言是好事。 但是眼下,在石見,梁山必須要殺人。 不是因為他不想留下宅田,而是他必須要消除將來的麻煩。 在倭兵營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倭人將領,如果他們都像宅田這樣誓死抵抗,絕對會給他帶來不小的麻煩。 姑且不說一個一個的擊敗他們,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吧。 在另一方面,他必須要用宅田的腦袋去警告其他人。面對“朝廷大軍”的征討,膽敢負隅頑抗者,只有死路一條! 當然,如果識時務的話,那也可以保全他們的榮華富貴,比如像下關的松平信哲,人家見機的早,降的快,不就保全了性命? 但凡是人,在面對生死選擇時,總是會因為恐懼而選擇妥協,其實,大多數時候,不是為因為恐懼,而是為了榮華富貴。 …… 炮臺里壓根就沒有多少守軍,不過三千來人,當天傍晚,除了少數幾百人趁亂逃走外,剩下的都被……沒留俘虜,都被直接埋坑里了。 坑殺——不對,應該說是全失蹤了。 畢竟,在戰場上,難免會有人失蹤的。 就在石見炮臺淪落同時,有一隊騎兵前往石見銀礦,在接管銀礦的時候,這里的居民沒有任何反應,表現都非常的順從,甚至可以說主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