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求和,哪怕就是想要量大清之物,力于友邦之歡心。 那也得漢軍答應吧! 可問題是,他們有可能答應嗎? 他們答不答應,總要派人過去試一試吧。 萬一要是答應了呢? 當豪格試圖求和的時候,在石見銀山明軍的大本營內,這會卻是熱火朝天的討論著如何進攻石見城。 其實所謂的石見城過去就是“仁摩”,為了掩人耳目,或者說為了不激起大明的“過激反應”,東清將國都定為“石見”。 你瞧,連名字都是日本式的,這正明朝你總沒話說了吧。 可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又能騙得了誰?也就是騙騙自己而已……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大明的錦衣衛早就把石見摸了個門清,什么城墻多厚,有多少門炮,有幾條陰溝,諸如此類的情報,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甚至不少情報都是建奴那邊工部主持修城的官員提供的。 而現在,呈現在眾人面前的沙盤,就是依照圖紙制出的,眾人圍著沙盤,在那里討論著如何攻城。 在將領們討論著的時候,梁山壓根就沒有說話,他始終保持著微笑,只是在那里聽著他們的爭論。 眾人議事的核心是什么? 就是討論如何攻打石見城。 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梁山一直都沒有說話,其實攻城并不復雜。終于,在眾人商量出一個決策之后,他才開口說道。 “說白了,攻城無非就是,大炮轟,步兵攻,僅此而已,但是……” 頓了頓,梁山說道。 “你們要考慮到一點,我們要的是什么?” 我們要的是什么? 梁山的問題讓眾人一愣,他們無不是皺著眉頭,好一會才有人說道。 “報仇雪恨!” 聽到這四字字后,梁山笑了笑,然后說道。 “建奴這里沒有任何東西是我們需要的,攻城……我們攻城的目的是什么?既然到最后是不需要留俘虜的,甚至還要排成隊的把他們的腦袋砍掉,那么你們告訴我,又何必攻城呢?好了,重新制定一個計劃,想想怎么才能最大規模的殺死他們!” 就在梁山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那邊卻得到稟報說,建奴派來了使者。 突如其來的消息,自然讓的梁山一愣。 “使者?都到什么時候了,居然派使者過來了?” 建奴當然要派使者過來,而且還是來認慫的,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大清國絕對不愿與大明為敵,為了表示誠意,他們愿意向大明稱臣。 那使者噴著唾沫星子講了半天,梁山也不答話,只是聚精會神地聽他講。 等他不再言語了,只聽梁山問: “說完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