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他這么一說,梁志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長尾雉的模樣,連連點頭贊道。 “還有那邊的角馬,你再比對一下山海經中的對“精精”的描寫,其狀如牛而馬尾,可不就是與角馬一樣。” “可是角馬產于非洲黑人國,古人何時去過黑人國?” 梁志的反問換來的是對方的大笑。 “古人如何不能去黑人國?” 如何不能去! 有如雷鳴一般的反問,在梁志的腦海中炸響,在驚訝之余,只聽中年人說道。 “山海經雖然是先秦奇書,可其中的奇珍異獸在過去千百年間,有不少都被世人引證對照,可為什么還有一些奇珍異獸從不曾被發現?不是沒有被發現,而是因為它們本身就不在中國,就像狀如牛而馬尾的“精精”,可不就是這個角馬,要不是有船隊通商海外,有商人進貢海外異獸,我等又豈能見到角馬?認出這是山海經中的“精精”。” 對方的話,讓梁志反問道。 “既然現在你我都需要靠海商進貢才知道“精精”所在,那先秦古人又如何知道它們的存在?” “因為古人去過啊!” 古人去過! 先秦古人去過非洲黑人國! “他們去過嗎?” “他們沒去過的話,怎么知道世間有其狀如牛而馬尾的“精精”?” 一問一答之間,雖然對方的反問看似沒有給出答案,可實際上,卻是在讓對方思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