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千上萬!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罪犯被流放到海外。 別說是打架斗毆,就是偷雞摸狗,甚至那怕就是偷個幾文錢,那也是流放海外。 沒辦法,殖民擴張總是罪惡的,而且是充滿血腥的。 這種血腥,不僅僅只是針對殖民地的土著人,對于本國百姓同樣也是如此,不是每一個人都愿意離開本土。 有時候,為了充實海外殖民地的人口,甚至需要竭盡所能,想盡一切辦法。 什么偷錢一文,流放萬里啦。 什么偷米一合,流放萬里之類的人間慘劇,倒也沒有什么新鮮的,那怕就是其中有冤假錯案那也是實屬平常。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對于這一切,身為皇帝的朱國強當然是直接視而不見了,對他來說,相比于這一切,他更看重的是什么? 是他心里念念不忘的“日不落帝國”。是那個太陽無論何時都不會在其領(lǐng)土上落下的帝國, “他要執(zhí)掌權(quán)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 或許,只人舊約中詩篇談到了彌賽亞王的形容,才更符合朱國強的追求。 17世紀,無疑是一個充滿機遇的世紀,盡管歐洲人更早的進入大航海時代,開始了對世界的分割,但是在1640年代,歐洲大陸國家正竭力爭奪歐洲霸權(quán),就是從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zhàn)爭”,而英格蘭正忙于內(nèi)部的爭斗,他們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擴張,看似占領(lǐng)了半個世界,但實際上大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在大明的眼中,歐洲諸國只不過是一群毫不起眼的小國,是無足輕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