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乾圣二十一年秋,這個秋天整個國家都是沸騰的。 軍戶與衛所,是大明的傳統。雖然到天啟、崇禎,衛所與軍戶早就衰敗不堪使用,但在乾圣初年為犒賞軍功,乾圣皇爺重建衛所,非但分賞給軍戶“軍田”,而且給其宅地供其建宅。 軍戶聚居于衛所周圍,軍田散布周邊,在江南很容易認出軍戶與民戶的區別,軍戶宅院都是四座房屋圍合的“四合院”,與江南民宅大相徑庭。 這一天,穎州衛的氣氛與往日顯得有些不同,軍人們而從小巷緩步走過,隱隱從兩旁院落里傳來女人們的壓抑的哭泣聲,不時有全副武裝的軍人從院子里出來,女人們就那么依在院門旁上看著離開家門的男人。 雖然要打仗了,但是那個什么奧斯曼距離大明還遠著很,部隊一時半會的不會馬上到戰場去,可這些軍眷們生活在衛所村,再怎么說也懂得一些常識——打仗是要死人的!而她們的丈夫、兒子就在最瀕臨死亡線的地方。 要是面帶歡笑,大聲鼓勵丈夫、兒子去死,這樣的女人不是瘋子、就是神經病,要不然就是心里有其他男人…… 當穎州衛的接到征召令的五百名官兵背負行囊,荷槍實彈的在街道上朝著火車站行進時,街道上總會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無數人的眼睛投到他們身上,無數手臂向著軍人揮舞。 “好樣的!” “加油啊!殺光突厥雜種……” …… 在軍人們整齊的腳步聲以及節奏鮮明的軍鼓聲中,人們不斷的向著他們高喊著,人們聚集在街道兩側,不時有百姓端來酒水為官兵們踐行,這使得軍人們走的比平常慢多了。 原本,只需要半個小時就能抵達的車站,足足用了一個半小時。穎州火車站是南京至開封鐵路上的一個站點,也是大明最早投入使用車站。 今天,不大的車站站臺上,里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一眼望去人頭涌涌——絕大多數都是穿著紅色軍裝的軍人。平常除非是衛所會操的時候,否則,絕不會看到這么多的軍人匯集到一起。 在軍人人周圍,擠站站這些軍人的家屬,有年過花甲的老人,他們無一例外的都穿著軍裝,這些曾經歷過戰爭的老一代軍人已經退出了現役,現在輪到他們的兒子了,也有年輕俊俏的媳婦,還有也有幼稚可愛的孩童,父親神情復雜的看著兒子,妻子的目中含著淚,不懂事的孩子在父親身邊嬉笑著。 “你放心,等到明年這個時候,我們肯定能回來。” 張大明看著滿面憂色的妻子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