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轟鳴的炮聲中,奧斯曼人仍然在不斷的前進著。 盡管榴霰彈的射程很遠,殺傷力也非??捎^,但是火炮的射速卻很慢,在接下來的十幾分鐘里,明軍不過只打出了區區幾百發炮彈而已,造成的實際殺傷……非常有限。 在軍鼓聲中,卡拉米和身邊的人們踩著鼓點,一步步的向前行進。任由如雨點的彈丸將他們籠罩。 明軍的炮擊仍然在繼續著,霰彈幾乎可以將土耳其人完全覆蓋其中,不過霰彈的穿透力遠不如實心彈,對縱隊的殺傷效果自然也是略遜一籌,很難給后方的人造成有效的殺傷。 隨著距離的接近,土耳其人的炮擊也在開始了,在相隔著兩里遠的時候,土耳其炮兵不時的朝著明軍開炮,炮彈并不是那種落在地上只會掀起一團沙子確實心彈,而是榴彈。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木制信管早就從大明傳播到了歐洲各國,尤其是在倫敦之戰后,面對被夷為平地的倫敦,面對大明的堅船利炮,歐洲人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拿來主義。燧發槍、木制信管、榴彈、野戰炮、榴彈炮,在被西歐各國引進的同時,同樣也傳播到了土耳其。甚至成為了土耳其平定叛亂的“神兵利器”,不知道多少地方叛亂的叛軍亂民死在猛烈的炮火之中。 一時間,雙方的炮戰倒也還算激烈,你來我往之間,土耳其人的炮兵倒也給明軍帶來了一些殺傷。而為了保護步兵,明軍的炮兵開始轉向壓制土耳其炮兵,這倒讓那些土耳其士兵松了口氣。 就這樣,隨著炮擊的繼續,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就在雙方距離不到一里遠的時候,明軍的步兵開始隨著口令端起了步槍,那怕是他們使用的三年式后裝線膛槍,這種后裝步槍已經服役超過的十七年,不過仍然使用著硝化易燃紙殼彈,沒辦法金屬彈殼太貴,也太費。 況且,現在大明的敵人還要用著燧發槍,頂多也就是燧發線膛槍,擱三年式步槍的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放!” 在相隔五百米的距離上,隨著一聲吼喊,排成細細長隊的明軍終于射擊了。 在明軍開槍的同時,正隨著鼓點行進的卡拉米感覺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停止了流動。 他隱約的可以看到一團團白色的硝煙從中國人的那邊慢慢的升騰出來,中國人開槍了! “這……” 卡拉米的嘴巴張著。他簡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國人居然開槍了! 距離這么遠? 這么遠的距離,那怕就是有主的保佑都不可能打中目標。 可就在這時他的前方傳來了一陣陣慘叫,前排的人慘叫著倒了下去,那些受傷的人無不是捂著傷口大聲哭喊著。 這一瞬間,所有人都傻了眼。 中國人的火槍怎么這么厲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