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大奧斯曼什么時候,迫于別人的壓力過,況且,現在中國人還沒有信使過來要求他們釋放使節。 至于隨后中國人會怎么辦?他們肯定是撤軍了,畢竟,這里離中國實在太遠了。 他們不可能把這場戰爭進行下去,對于他們而言,只要他們的使者安全了,他們也就沒有了繼續戰斗的理由了,他們最后肯定是會撤軍的。 “那么中國人那邊?” 穆哈默德四世問道。 “中國人那邊肯定會撤軍的,只要他們得知自己的使者安全之后,他們的出兵不過只是為了他們的面子而已,現在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撤軍不過只是早晚的事情。” 艾哈邁德·科普魯盧信誓旦旦的說道。 對于奧斯曼君臣來說,他們壓根兒就不相信中國人的報復。在他們看來,在這個世界上,亞根就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挑戰奧斯曼,也沒有任何國家會是他們的對手。 就這么把中國人的使者放出去,已經給足了中國人面子,他們必定會感激涕零的。至于什么通過談判來接訴兩國之間的沖突,在奧斯曼君臣的眼里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談判? 談判什么? 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都已經是素丹的恩典了。當然土耳其人壓根兒也就不在乎埃及人死了多少。 無論是穆哈默德四世,還是艾哈邁德·科普魯盧他們都固執地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之中。當然,他們的這種沉迷,或許也正是因為對奧斯曼帝國強大實力的盲目自信,是因為兩百年無敵于歐洲的狂妄。 哪怕是在去年,哈布斯堡的軍隊。在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等國支援,在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指揮下,在1664年8月1日的圣哥達戰役中打退奧斯曼軍隊的進攻。那有怎么樣呢? 對奧斯曼非但沒有任何影響。反而可以讓他能夠重新將全部力量投入克里特島的戰爭中,在那里干尼亞的圍攻一直沒有取得任何進展。至于那些歐洲人,他們看似贏得了勝利,可是實際上呢?曾經支援哈布斯堡的路易十四根本就不敢和帝國政府公開決裂。對于曾經幫助奧地利皇帝這件事,他甚至正式派遣使節向伊斯坦布爾道歉,祈求得到奧斯曼帝國對他這一行為的原諒,當然,蘇丹慷慨了接受了他的道歉,表示了原諒。 這就是奧斯曼帝國! 無敵于世界的帝國! (之前出現一處錯過,卡拉.穆斯塔法當時還沒有成為大維齊,現在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是艾哈邁德·科普魯盧,已經修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