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荷蘭使節威廉在魯馬奈心念念的要拜訪中國皇太子殿下的時候,他壓根兒就不知道那位皇太子還在路上,還在大海上。在距離紅海數千里之外的海上,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正在大海上航行。 這只浩浩蕩蕩的船隊之中,除了明式的快速巡洋艦、縱帆船之外,還有十幾艘西班牙式的大帆船,這些船上既有士兵,也有商人,也有平民百姓,站在他甲板上的他們,總會不時的把目光投向周圍,投向那些明國的商船。 就這樣了? 即便是已經駛出馬尼拉二十天后,迭戈·德·薩爾克多這位前任菲律賓總督,仍然有些恍惚,就這樣結束了? 二十天前,在國王特使小加斯帕爾伯爵的決定下,他將馬尼拉以及菲律賓殖民地移交給了中國人,同時撤出了馬尼拉。 為什么會做出這個決定。 “我已經和中國人簽訂了條約!” “這是為了西班牙的利益!” “迭戈,你現在只是菲律賓總督,可是你想成為耶路撒冷的總督嗎?到那時,全世界都會知道,你——迭戈·德·薩爾克多是圣地的總督,而且是第一任耶路撒冷總督,整個馬德里都會為你而瘋狂的!” 又一次,迭戈·德·薩爾克多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小加斯帕爾伯爵的勸說,面對“第一任耶路撒冷總督”這樣的誘惑,他心動了。 迭戈·德·薩爾克多是一個教徒,他同樣也是渴望名聲,渴望榮譽,尤其是在他的家族只是一個沒落的小家族的情況下,他更渴望得到名聲。菲律賓總督并不會給他帶來什么聲望,甚至都不會給他帶來多少財富,畢竟現在的菲律賓一天天的沒落著,甚至就連大帆船航線也因為中國人開辟了太平洋航行,而日益衰退,甚至早就到了難以維持的境地。 也許,他將會是最后一任菲律賓總督。 其實,早在伯爵勸說他之前,薩爾克多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西班牙一定會放棄菲律賓,只是時間的問題。 現在……雖然早了一些,但是卻可以換來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那可是圣地啊! 別說是他心動了,就連耶穌會的那些傳教士,他們也紛紛表示贊同,收復圣地!在這個世界上,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嗎? 畢竟,歐洲人已經失去耶路撒冷五百年了! 要是能夠收復耶路撒冷,無論是傳教士也好,官員也罷,都有機會名垂青史,傳教士有可能封圣,官員自然會成為整個歐洲的英雄! 而條件呢? 就是放棄菲律賓而已……這簡直就是不值一提,菲律賓是什么鬼地方,那能比得了圣地。 耶路撒冷是什么? 是一切! 可問題在于,憑借菲律賓的一千名士兵,可以奪回耶路撒冷嗎? 肯定不能,他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中國人! “但愿中國人會遵守他們的諾言吧!” 在迭戈·德·薩爾克多于心里這么祈禱著的時候,在另一艘船上,小加斯帕爾伯爵正興致勃勃的與朱和域,這位大明的皇太子殿下討論著“收復耶路撒冷”的計劃。 沒錯,就是“收復”。 耶路撒冷是基督世界的圣地,是被天方教徒占據的,那里是屬于基督徒的。所以,當然是收復了,至少對于小加斯帕爾伯爵來說,就是如此,但是對于朱和域而言,他壓根就不在乎是“收復”還是“占領”。 最重要的是什么? 當然是利益!國與國之間,從來都只有利益,大明用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大馬士革省換取了菲律賓以及北美大平原,甚至還有巴拿馬地峽等一大片土地,對于大明來說,等于用沙子換了金子,可即便是如此,這些西班牙人仍然覺得是一個“非常劃算”的生意,宗教……果然不是什么好東西。 “……你們的軍隊登陸后,就向北方發起進攻,在奪取加沙后,再向耶路撒冷發起進攻,再繼續北上,直到伊斯坦布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