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貝爾圖喬在威尼斯當著總督、咨議團以及十人團的成員以一副別無選擇的姿態(tài)表明,除了向中國稱臣之外,威尼斯已經別無選擇時,在威尼斯人在那里質疑著中國人的力量時,他們并不知道,除了大明本土的明軍正在往歐洲趕來,在遙無的新大陸,在大明的北美殖民地新英格蘭首府波士頓,一支援軍同樣也是組建著。 “總督大人,在沒有得到朝廷授權的情況下,就向歐洲派出援軍,會不會招來非議?” 面對總督王林躍的決定,羅云急忙勸阻道。 “而且,咱們這邊一共只有三千多兵士,派多了,會影響新英格蘭的殖民大業(yè),新英格蘭這地方的局面,全靠邊這三千多兵士和他們的家人撐著,派少了也頂不上什么用場啊。” 面對羅云的勸說,王林躍搖頭說道。 “羅云,你不懂!王某身為新英格蘭總督,掌握軍民全權,調兵是不需要朝廷許可的,這兵無論多少,都得派過去!那怕就是幾百人,那也是一個態(tài)度,況且,羅云,按照的商人帶來的消息,現在朝廷已經在向奧斯曼調派大軍,此戰(zhàn)結束之后,非但勢必會有數以萬計的軍戶需要安置,而且肯定還會有大量的隨軍商人,咱們派過的兵,不僅僅是打仗的,也是招人的,告訴他們來了新英格蘭,有的是地,有的是娘子……對了,他們在那地方也不缺。” 其實,做為總督,王林躍的算盤打的非常精明,甚至他鼓勵軍戶購買“西洋婢”,鼓勵生育,也都是他精明的表現——為了增加人口! 新英格蘭總督區(qū)是英國人經營了數十年的殖民地,在查理二世把新英格蘭、弗吉尼亞、切薩皮克灣等殖民地移交給大明時,在這里生活著接近十萬英國移民和他們的后代。即便是如此,還是因為英國內戰(zhàn)導致到英屬北美移民潮流基本結束。 因為新英格蘭距離本土太遠,加上大明得到這片殖民地,也不過才六年而已,直到現在,移民都是以軍事移民為主,流放犯為輔。 除了三千余軍戶之外,再就少量的流放犯,可是每天多則三五百人,少則才一二百人。移民,沒有大規(guī)模的的移民,那有殖民地的長治久安。可是因為距離,明人都視越大洋為畏途,更何況從大明到新英格蘭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大明的百姓要是移民,當然是首選南洋,船票便宜不說,而且當地還生活著數百萬明人,和內地府縣大抵上沒有什么區(qū)別。 可北美……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遠啊! 官府又不能強制百姓到這邊,除了流放犯之外,就只能殖民地自己想辦法了。為了增加移民的數量,除了給予優(yōu)惠的移民待遇之外,王林躍可謂是想盡了辦法,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生! 大量引進西洋婢,每生育一個孩子,無論男女,都是直接給地100英畝,相當于內地的600畝地啊。在過去的六年里,軍戶子弟從100余人,增加到一萬兩千余人。甚至就連流放犯,也給西洋婢,給土地,鼓勵他們生育。 “陛下曾經說過,只要有了人,也就有了殖民地,可是咱們這里離大明實在太遠,現在豫章的人口早就突破七八萬人了,咱們這邊,還不到兩萬,算起來,只相當于歐洲人的五分之一……” “可是大人,英國人已經在這里經營了五六十年,咱們才來六年!而且他們還有地理優(yōu)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