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鍛造的炮管更致密,能承受更高的膛壓,這未償不是增加火炮威力的法子,不過,鍛造的成本可比鑄造高了不少。” 作為鍛造車間工程師的王崎對鋼鐵鍛造自然再了解不過,孫幕然話音一落,他就猜出了對方的想法。 “成本確實增加了不少,但相比于威力,增加一些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威力擺在那,它可以發射更重的炮彈,裝更多的發射藥,威力更大,射程更遠,我敢說,他只要一問世,必定會淘汰所有的火炮!畢竟,火炮最重要的指數是什么?是威力,是射程?!? 這個道理,即便是外行人也都明白,大明海軍靠的是什么橫行于大海,不就是靠著那些像酒瓶一樣的“轟擊炮”橫行于大海嗎?那些轟擊炮輕則發射50斤炮彈,重則發射100斤,甚至150斤重的炮彈,那種炮彈的威力甚至可以達到一擊必殺的地步。在諸侯國,轟擊炮更是諸侯們守衛王城的殺手锏,甚至曾創造了一炮轟殺上百人的戰例。再加上其遠達十里以上的射程,轟擊炮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外國人還沒辦法仿制,因為那種內模冷卻鑄炮法涉及到諸多極其復雜的學問,不是尋常一個工匠就能依法鑄造的。 可即便是如此,大明的火炮專家們仍然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他們還在追求著威力更為強大的火炮。 “過去,我們的炮都是鑄造,那怕是我們的鑄炮法非常先進,但是鑄鐵強度比不上鍛鐵。我們的海防炮、重型臼炮,因為是線膛炮,所以一般由內管和炮尾的鋼束炮套組成,這是為了避免炸膛……” 線膛炮! 對于大明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技術,畢竟,早在遼東時,大明就已經制造出了前裝線膛臼炮,因為其炸膛的危險比普通火炮高,即便是炮尾增加了鐵制炮套也是如此,因為常常炸膛,這使得它在炮兵中并不怎么受歡迎。所以僅僅只是在少數海防要塞使用。 講述著那些線膛炮的種種不足,孫幕然說道。 “既然我們可以在炮尾用炮套增加炮身,那為什么不能把內管也改成鍛鐵?其實,咱們也有鍛鐵炮,比如的九斤山地榴彈炮,就一直使用鍛鐵,當然了,它的成本增加了不少,不過鍛鐵炮的優點是非常明顯的,它的重量輕,承受膛壓高,雖然建奴、偽唐等都仿制過我們的九斤山地榴,他們都是使用鑄造身管,射程減少了不下30%。是什么導致了他們之間的性能差距,就是因為它的身管用的是鍛鐵!” 看似不起眼的九斤山地榴,是比九斤野戰榴彈炮更先進的存在,這種先進工業品的制造需要攪鐵爐,加熱爐,水錘等大型工業設備來制造材料和車床來切削零件。即便是以大明的工業技術水平,也只能在全大明設備最高最好的兩家工廠里才能生產這樣的火炮。除了大明其它的任何地方都沒有這樣的設備。而且這些設備都需要有設施完備的大型工廠和熟練的技師才能支撐。 而這也是為什么,鍛鐵身管沒有進一步應用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其成本高,更重要的是技術,它對技術的要求更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