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過的刀子快,行動同樣也很快。 作為“大唐國主”的李過,非常清楚對于“唐國”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大明! 大明揮師西進之時,就是唐國滅亡之日。 在過去二十多年中,李過一直在千方百計的交好大唐。 改國號為“唐”,是為了告訴大明君臣大順已經不在了。 甚至就連南下,也是為了避大明的鋒芒,任誰都知道,大明早晚會對多爾袞,對建州女真動手。 到后來,割讓土地啦,開放貿易啦,開放移民啦。 無不是為了交好大明,總之一句話,只要是大明在諸侯國,在藩屬國享有的特權,不用大明說,李過都會給大明。 如此百般討好是為了什么? 不就是為了得到大明的認同,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正常化”。 這個機會他一直在等著。在他看來,最好的時機就是大明揮師西進進攻多爾袞的時候,到那時他必定會揮師北上助戰。然后籍此換得大明的諒解,從而為大唐上下贏得一線生機。 可左等右等,李過還是沒等到明軍揮師北上。就在他以為遙遙無期的時候,明軍卻出人意料的對奧斯曼開戰了。 當這個消息傳來時,李過先是一陣愕然,然后是靜觀其變,在得知大明派太子親領大軍討伐奧斯曼時,面對文武百官,他只說了一句話。 “唐國雖是外藩,可亦是華夏之人,天子詔令天下討伐不臣,我等自當奉詔!” 當然,這是對外界的說法,真實的說法是什么? “機會!眾家弟兄咱們和大明和解的機會來了!” 對于唐國上下而言,這確實是一個機會,是他們向大明表明心跡的機會。隨后唐國再次點發府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