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視著君士坦丁堡! 兩支龐大的軍隊都在向著君士坦丁堡匯集,一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遠道而來的中國人會以君士坦丁堡的城墻為依托,以逸代勞。 可接下來明軍一連串的操作晃瞎了他們眼睛,他們直接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直占領了卡德柯伊,貝伊科茲,在完成了對海峽兩岸的控制之后,又向東占領了卡爾塔爾。 老舊的城墻無法阻擋明軍的進攻,不過只是幾天的功夫,明軍就已經掃蕩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東西的多座城市,而明軍的主動出擊,讓穆罕沒得四世顯得極為激動。 野戰! 那可是他們最擅長的事情啊! 于是乎隨著一聲令下,近二十萬奧斯曼大軍朝著卡爾塔爾地區推進,7月5日,雙方的游騎發生接觸,但是誰都沒有主動攻擊。 游騎的出現,意味著敵人就在眼前。 蓋布澤的郊外,星月組成的奧斯曼戰旗迎風招展,原野之上,戰士如林。 數萬名奧斯曼帝國蘇丹近衛軍的士兵,戴著白色的帽子,穿著奧斯曼式的軍裝,扛著燧發滑膛槍,一聲不吭的肅立。數十個營方陣,至少有上百個連組成的橫隊,組成這個讓人心驚膽戰的陣容。 這是一支極其龐大的軍隊! 所謂的蘇丹近衛軍是蘇丹的私人財產,或者說士兵實際上是奴隸。這些靠著征收血貢組建的近衛軍,一直是奧斯曼帝國戰斗力最為強大的軍隊。現在這支四萬余名戰士組成的隊伍,排列著的嚴整隊形,在曠野上展開了隊伍,。 所有的軍官,全都站在排頭,他們頭載著白色高帽。從馬拉馬爾海吹來的海風吹拂在一張張神色嚴肅到極點的面孔上,卻沒有人動一下。 或許,他們的相貌帶著典型的阿爾巴尼亞人、塞爾維亞人或者克羅地亞人、亞美尼亞人的特點,他們的父母都是基督徒,而他們是帝國血貢下的蘇丹奴隸,雖然是奴隸但他們毫不疑問都是信仰極為虔誠的教徒,出是蘇丹最可靠的軍隊。數百年來,從這支軍隊中不知走出多少大人物。許多近衛軍軍官最終都身高位,甚至在過去的幾百年來,三分之二的奧斯曼帝國大維齊爾來自這些基督教奴隸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