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了一個身份證明,他就可以離開這里,開始新的生活。從今往后,他的生活就要和以往迥然不同。 隨著這群尖叫著驚慌失措的人流,朱國強急急忙忙地走出了校園,一路跑進校園對面的電話亭,電話原始且落后的轉盤電話。投進一枚硬幣后,朱國強照著那張記著號碼的紙條,撥了過去。 響了幾聲后,電話接通了,話聲從聽筒中傳了出來: “請問你有什么需要?” 對方的語氣倒是很客氣。朱國強壓低了嗓音說: “我需要一個身份證明。” “一張身份證明,兩百塊錢。” 電話那邊迅速報出了價目。 兩百塊錢,倒也不多。 兩天后,在河濱公園的長椅上,一個戴著帽子、墨鏡的老人面無表情地將一個信封遞給了朱國強。 “你要的東西都在這里面。” 接過信封,朱國強就將里面的東西拿了出來。先是一張類似一代身份證的塑封卡片,上角是他的照片,右邊寫著:姓名朱國強,出生年月日1860年11月11日,家庭住址出人意料的是居然大馬士革。 “大馬士革,那里的身份證明很難核對。” 假證販子在旁邊解釋道。 “我知道,那里是境外。” 朱國強點點頭,按照大明與西班牙簽署的條約,奧斯曼的大馬士革省被劃給了西班牙,但是那里同樣居住著不少明人移民。盡管他們居住在那里,但是可以憑借身份證,自由進出羅馬共和國,那怕就是明國同樣也是如此。畢竟,他們是明人后裔。 將證件收起來,朱國強問道: “這東西有多真?” “你想要多真?” “當然是越真越好。” “它非常真。” 假證販子直接了當的回答道: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東西就是真的。那怕就是碰到警察,這東西也是真的。但如果你不走運碰到一個極其認真的警察,他如何和大馬士革那邊聯系的話……那我只能祝你好運了。” 這也就足夠了! 拿著這張身份證,朱國強覺著新的人生正在向他招手…… 有了這個身份證,他才能真正的在這個世界立足。 兩天后,一架大型四發客機從綏遠的巴比倫機場上空飛過,開始向左拐一個慢彎,然后按著向著西北方向繼續飛著。朱國強不時的會把目光投向機窗外,這種飛機雖然載客高達百人,可卻仍然是螺旋槳飛機,它的外形看起來有點像另一個世界的dc-6之類的大型螺旋槳飛機。 其實相比于飛機乘坐火車無疑更安全一些,盡管它的速度相對慢一點,可是坐火車前往英格蘭卻需要護照。對于沒有護照的朱國強來說,飛機成了他唯一的選擇——那怕是現在羅馬獨立了,羅馬和大明的普通百姓仍然可以自由往返各地,而且不需要護照,這或許是帝國最后的遺澤了。 盡管星型發動機驅動的螺旋槳噪聲很響,但是朱國強仍然能專心致志地思考著問題,而他的手里拿著本雜志一遍又一遍地反復的看著,鄰座乘客的目光也許無意中會落到那本雜志上。 雜志的封面是赫然是暴動的場面——那是發生在倫敦的暴動,他們要求大明將租界歸還給英格蘭,要求英格蘭獨立。那些暴徒甚至占領在倫敦圣保羅大教堂東側的金融城——那里是整個歐洲經濟、金融等最為集中的街區,有歐洲最大的外匯市場和國際保險市場,有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黃金市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