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各類妖魔鬼怪自然而然也就開始大幅減少。 當然,這也要分情況。 如若順應天意,一心求道者,無論是人、是妖、是鬼,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反倒是如魚得水,更加利于自身的修煉。 然而自古以來,總是會有一些逆天道而行者。 ……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自古以來,玉門關便為中原邊關要塞,地處西北荒漠,乃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誰也說不清在這里發生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戰爭,也說不清那黃沙之下到底埋了多少士兵與戰馬的枯骨。 但如今,由于西域各國紛紛向大燕稱臣,邊關幾無戰事,故而在玉門關駐扎的邊關將士只有區區數千。 但,兵力雖大幅減員,防守方面可沒有因此而減弱。 神機炮、巨弩、以及人手一把火銃的神機營,更比以前的大軍震懾人心,令周鄰小國根本不敢妄動分毫。 除了軍事方面的強大震懾,永平帝又根據顧鳴建議的方案,陸陸續續與周邊國家建議了外交關系,雙方互派使團、商隊等等,進行文化、工藝、物資等等方面的交流與互換。 如此措施,對于雙方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 大燕朝雖說在人文、工藝、農業等等方面都占絕對優勢,但終究還是會有短缺之處。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趁著這個機會也可以取長補短。 比如在物資方面,北方部落因為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提供大量的牛、羊肉之類,而這恰恰是中原地區所稀缺的。 還有皮毛、草藥、香料、瓜果、糧食種子等等。 當然,北方部落與西域各國的收獲更大,畢竟他們的物產、物資相對大燕朝匱乏的多,這也是之前他們一直想要攻占中原的緣由。 無他,眼紅! 絲綢、茶葉、陶瓷、工藝品、稻米……等等,在西域各國都是相當受歡迎的。 同時,大燕朝派出的使團也開始在周邊鄰國傳播大燕朝的文化與工藝。 學習中原文字,了解中原文化,在周邊國家的貴族中已經逐漸形成了一股風潮…… 這一切,歸納起來其實可以用四個字形容:文化入侵。 這遠比戰爭有效的多。 戰爭可以征服一個國家,但卻不一定能夠征服人心。 因此,顧鳴正是想通過朝廷的力量,全面推廣“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的儒家核心思想。 當然,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如今的玉門關,雖然依然有邊關將士把守,但卻沒有了以前戰亂時的肅穆與蒼涼,而是人來車往,一派熱鬧的景象。 西出玉門關,便進入了茫茫沙漠。 不過,為了便于雙方的人員與物資交流,大燕朝與西域各國協作打造了一條通道,沿途設有路引與驛站,以方便商隊與族人穿越沙漠。 有了路引,只要不是遇上大風沙之類,便不用擔心在沙漠中迷路。 驛站的存在,給一路勞頓的商隊與旅人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休息環境,同時也能在這里補充食物與水。 如此一來,更是加速了雙方的物資交流。 正常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走官方通道。 但凡事都有例外。 距離玉門關數十里開外,有一片連綿起伏的沙丘地帶,曰“鳴沙山”。 鳴沙山附近有個終年不竭的小湖泊,形如月牙,故名月牙泉。 因為有水源,因此這里也形成了一片小小的綠洲。 按理說,朝廷當初在打造通往西域的官道時理當選擇鳴沙山,因為這里不僅有綠洲,而且從此經過的話距離也是最近的。 但鳴沙山自古以來不太平,各類胡匪、馬賊、沙狼、毒蛇、妖魔常在此出沒,不知有多少人命殞于此。 為了安全起見,雙方最終避開了鳴沙山,另外辟了一條相對安全的通道。 但,也不知是誰在月牙泉邊建了一處莊園,名曰“快活莊”,一聽這名字,便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 據說快活莊有四大特色:美景、美食、美酒、美人! 有人說那里是天堂,也有人說,那里其實是地獄。 各種各樣的傳說反倒更為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吸引了不少獵奇者前往一探。 …… 這天晚上,顧鳴“慕名”來到了快活莊。 距離上次升級已經過去了三年多,如今,他的系統人物等級已經提升到侍郎。 再升級的話,便是大學士。 根據顧鳴的推測與實踐,相對于這俗世間的修煉界,他的實力已然達到了巔峰境界。 再往上,便會突破一個瓶頸,突破一個臨界點,邁入傳說中的“紅塵仙”之境。 根據上古傳聞,紅塵仙雖在紅塵,但其境界、神通已與真仙無二,不出意外的話,可與天地同壽。 當然,不管傳說是真是假,顧鳴的追求可不止這一點,因為大學士之上還有更高的等級。 成圣,才是顧鳴的終極目標。 雖說永平帝已經冊封他為亞圣,但也僅僅只是一個封號,好處無非就是大幅提升了名望,相應的也會有氣運加身。 但是,顧鳴心里很清楚,他距離真正的亞圣還很遙遠,更不要說圣人。 這次前來,顧鳴扮成了一個飄零江湖的書生。 一襲白衫、腰挎佩劍,既不失士子的儒雅,又有幾分江湖俠士的風范。 “月牙泉……” “再次”來到這里,顧鳴恍若隔世,喃喃自語。 其實,也不算恍若隔世,而是的的確確隔了一世。 前世時,顧鳴聽說過不少關于月牙泉的神秘傳說,于是慕名參團而去,結果……分明就是賣家秀與買家秀的區別。 還不如隨意找處鄉下看看水塘。 月牙泉再美,那也屬于遙遠的過去,正如一個已然凋零的絕色美人。 但現在,呈現在顧鳴眼前的月牙泉遠比前世傳說中的還要美,宛若大漠中的世外桃源。 粼粼的水波倒映著天上的月牙,顯得如詩如畫。 四周生長著一些具有沙漠風情的樹,映襯著不遠處起起伏伏的沙丘。 沙丘下,聳立著一幢燈光通明的大宅院,隱隱傳來絲竹管弦之聲、喝酒劃令之聲、鶯歌燕語之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