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時,殿中突然傳來一聲喝。 “神仙來了……” “神仙……” 宮殿外的守衛眼見得天空中端坐著一個高大的身影,嚇得趕緊跪下磕頭。 一行人紛紛走出殿外一看…… “原來是文殊菩薩,怎么了菩薩,那只獅子……” “那是本座的坐騎。” “看,老豬就知道。” 躲在房頂上的豬八戒一副未卜先知的語氣。 “那菩薩為何容他在凡間作亂?” 菩薩笑了笑道:“事情是這樣……” 一聽文殊菩薩所說,國王方才知道了原委,不由驚惶地跪下來連連磕頭。 原來,當年那個游方僧人正是文殊菩薩所變。 當時因為國王還算仁政,百姓十分愛戴,便有心點化之。 沒想到,忠言逆耳,國王最終惱羞成怒,竟將文殊菩薩所變的僧人浸在水中三日,從而種下因果。 之后,烏雞國大旱,國王被泡在井中三年,以報文殊三日水災之禍。 經此一劫,國王大徹大悟,當即下令修復國內的寺廟,釋放所有做苦力的僧人,并將王位傳予太子…… 唐僧師徒暫時沒有離開,留在烏雞國協助修復寺廟,并幫著整理一些佛卷。 如此一來,倒也正中顧鳴下懷。 趁著這個機會,沒事與新國王、老國王聊聊天,講大唐的一些朝政,讓父子二人向往不已。 之后,在老國王的請求之下,顧鳴收了一批弟子傳授儒家學術,其中便包括新國王。 也因此,他又成了烏雞國的國師。 同時,顧鳴也拿出一批書贈與新國王,其中包括了儒家傳統的四書五經,以及他自己所著的一些學說、小說類。 新國王大喜之下,當即命一眾大臣抄寫、學習,還說要散發給百姓學習,以后進行考核,并擇優選拔為官員。 也就是說,相當于是一種科舉的方式了。 這日里,有大臣匆匆來報,說是在號山附近修復一座古廟時,有妖怪出現,并抓走了幾個工匠。 如此一來,一眾工匠根本不敢再施工,生怕丟了性命。 新國王一聽不由得有些作難…… 因為,他也聽說過,號山枯松澗有個火云洞,那里有個妖王級別的存在,人稱紅孩兒,自號圣嬰大王。 傳聞此妖王來頭極大,其父乃是赫赫有名的牛魔王。 此子雖修煉了數百年,但外貌卻如幾歲的孩子一般,手捏一桿火尖槍,口能噴火,能融化金石。 有這樣的妖王搗亂,就算他派再多人去,恐怕也是有去無回。 無奈之下,便去與父王與母后商議對策,說實在不行的話,就只能放棄號山那里的寺廟。 老國王思慮了一會道:“那妖王呆在烏雞國境內終究是個隱患,正好有上仙在此,不如懇求他們幫著想個法子。” “這個……好吧,孩兒試試看。” 于是,新國王找到顧鳴講述了一下關于紅孩兒的情況。 最后道:“上仙,此妖看似孩童,但卻十分兇殘,喜食人肉人血,對烏雞國百姓來說終究是個大隱患。 如若老師方便的話,看有沒有辦法與之談叛一番,讓他換個地方建洞府最好不過……” 顧鳴想了想道:“這樣,我與唐僧師徒商議一下再回復你。” “多謝上仙,多謝上仙。” 新國王邊連作揖致謝。 隨后,顧鳴便去找到了唐僧一行人講了紅孩兒一事。 “按路線來說,我們前往祭賽國就必須經過號山,那是紅孩兒的地盤。 以這家伙兇殘的個性,必須不會輕易放我們過去。與其這樣,還不如提前下手占個主動,大家以為如何?” 孫悟空點了點頭:“有道理……不過,就算要對那家伙出手,咱們也要離開王城。 不然,那小子萬一跑來抓我師父,到時豈不是傷了無辜百姓?” “嗯,這個簡單,到時唐長老可與八戒、沙僧同行。反正這里出發到號山也有數日的路程,我與大圣可先一步前往一探。” “好,那就這樣決定了。” 出了王城之后,孫悟空想了想道:“與其與那小子動手,還不如找他爹娘來規勸。” “哦?這個倒也可以試試。” “走,先去翠云山……” 翠云山,距離火焰山大約一千里地。不過,相比寸草不生的火焰山,這里可稱得上是洞天福地。 有詩云:千年古跡,萬載仙蹤。碧梧鳴彩鳳,活水隱蒼龍。 翠云山芭蕉洞,便是鼎鼎大名的鐵扇公主所居的洞府。 “嫂嫂、嫂嫂……” 一到芭蕉洞,孫悟空便尖著嗓子吆喝起來。 當年,孫悟空在花果山為王時,曾與當時有名的幾大妖王結拜為兄弟,號稱七大圣。 孫悟空為齊天大圣,其余六圣分別為: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鵬魔王、移山大圣獅駝王、通風大圣獼猴王、驅神大圣禺狨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