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時候的岳飛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從軍不過幾年的他,雖然因為武勇和膽識立下了些許軍功,但遠遠還沒有達到名震四海的地步。 趙佶和其他人都不認識岳飛,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且只有趙榛一個人,能夠清楚的知道,在如此混亂的北宋末年,到底是誰才是能夠匡扶社稷的將才。 岳飛! 任何一個現代人都不可能不知道的人物,都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當岳飛這兩個字組成一個名字的時候,那就等同于牛逼的意思。 如果沒記錯,此時的岳飛應該在趕來汴京的路上,只是由于兵力太少,職位權限不高,以及路途上投降的偽軍和金軍的阻撓,各方面的原因,并沒能順利抵達汴京。 但這并不妨礙趙榛把破局的一部分希望寄托在岳飛身上。 “這就是以上的安排。” 在方針確定之后,蘭封的自救準備也開始有條不紊的展開。 安排并不多,也很簡單,內容主要就是分頭逃跑,吸引住金人大部分的兵力。 從而給給蘭封的百姓活命的機會。 趙榛一個人去吸引,那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分頭逃跑之后,趙榛在短時間內就歇菜,那就根本起不到,任何誘敵的作用。 趙榛需要帶人,帶很多人,很多敢于把自己的心臟獻出來的人。 “朕登大寶,只為活全城百姓,以皇帝之身引開金人離開蘭封,然朕孤掌難鳴,朕需要你們和朕共同引來賊兵?!? 城內的鄉兵與年輕的男人都被集中在一起,趙榛要做的是從中挑選出一部分作為和自己一樣的誘餌。 “現在擺在你們面前的選擇是,勇敢的作為一個男人追隨于朕的身后,一起引開賊兵,或者像一個孬種一樣,蜷縮在女人的身后,等待她們的保護,你們選擇追隨朕,倘若活下來,必然加官進爵不在話下,倘若死去,你們的子孫后代也會受到朝廷供養?!? “倘若沒有人這么做,無論是你們還是你們的妻子兒女,亦或者全城的百姓。” “但無論是死是生,朕……都和你們在一起共進退,無論何時何地,同生共死,絕不退縮!” “那么誰愿意和朕一起!” 金人進犯的壓力,讓整個蘭封都繃在弦上,哪怕是向來懦弱的宋朝,也絕對不缺乏悍不畏死之士。 只是有些軟骨頭的白癡把持了朝政,壓制了天下人的血性罷了。 當趙榛一副大義凌然的樣子,當趙榛的威望已經響徹了蘭封之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