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里面的魚還真是他們兩姐弟從河里釣來的。不過現在魚塘里應該也繁殖了很多小魚仔。養到冬天的時候,應該也有好幾十斤重。”楊寶嵩證實了周玉樹的話。 陸大貴看了兩姐弟一眼,還真是有些驚奇。小孩子跑去釣魚不算稀奇。但是像這樣天天釣魚放到魚塘里來養,那就不一樣了。陸大貴還以為張大栓家的魚味道不一般,原因是這些魚都是從河里釣上來的真正野生魚。 但陸大貴沒往深處想,他家的飯店又不是沒有用過真正的野生魚,可味道還是比張大栓家的魚味道差了一大截。 “那他家的泥鰍也是從河里釣上來的?”陸大貴問道。 “不光是河里的,稻田里、水溝里的,都是這兩姐弟自己去釣,大栓家可不會花錢去買泥鰍苗。再說,泥鰍苗也沒得買。”周玉樹說道。 “這倒是。難怪他家泥鰍的味道特別好。”陸大貴說道。 在魚塘里連拖了幾網,每一網拉上來,里面都是白花花的魚。鰱魚、鳙魚、草魚、鯉魚……都是非常平常的魚,雙河村河里的魚基本上都是從魚塘里跑出去的,河里也很少有名貴魚。 這些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性子特別野。十來斤一條的大魚,一般人很難抓住,越是這樣野的魚,越難對付。幾乎不能徒手抓魚,只能借助撈網將魚從拖網里撈出來,然后放進簍子里快速稱量,然后放入小貨車裝魚的水箱里。 一網下去,就是一百多斤魚,連續拖了五網,到后面,網里的魚才開始變少。總共網了四百多斤魚。按照陸大貴給的價錢,總共五千多塊。加上支付的人工費,陸大貴這一趟差不多花了將近六千塊。不過陸大貴反而非常歡喜。這五六千塊的本錢,他至少可以賺回一兩萬。 這一陣,泥鰍打出了名氣,再來一波魚,大貴飯店生意想不火爆都難。 別看石江只是一個幾萬人的小鎮。這里的消費能力可不弱。石江鎮有個規模尚可的煤礦。以前有一家國營煤礦。石江鎮最早的一批居民,大多是煤礦的工人。后來中小煤礦被國家關停,但是石江鎮附近的小煤礦卻一直到現在都在偷偷地挖煤。 最近幾年,磚廠的生意紅火。自然也帶動了石江鎮黑煤礦的“繁榮”。自然也讓石江鎮很多人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另外石江養殖、種植也是有些名氣的。每年一車車生豬從石江鎮運出去,給石江人換回來大量的鈔票。 所以石江鎮吃吃喝喝的風氣是非常濃郁的,作為石江鎮最上檔次的大貴飯店,自然擁有一批豪爽的老顧客。 五千塊!張大栓只花了幾百塊錢就承包下了魚塘,這還不到半年,還沒將魚塘干底,只是用拖網拖了幾網,拖上來的魚竟然能夠賣出這么高的價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