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掌柜倒是個不知道客氣的,自己就從綠青手里那個少了一塊的饅頭上揪下來一塊嘗了嘗才皺著眉頭道:“是這個味,你這一文一個這么便宜,別是聽岔了家里大人交代的吧?” 這掌柜瞧著也是個走過南闖過北,吃過見過的,還不相信這價格了。 “那不能的,東西雖然便宜但是禁不住各位掌柜一次買的多呀,大家都是有見識的人,麥子啥價都知道,只不過是因著加工不易才貴重,我們鄉(xiāng)下人最不缺的就是力氣,薄利多銷嘛!” 寧彎彎笑瞇瞇的對那掌柜說道。 “小丫頭還挺會算計,這玩意我在北邊的漠北府城里見過,方便是方便,但賣的太貴,折算下來也不比肉干便宜。” 那掌柜說著思索了一下。 “一文一個,我要從你這買了帶到別的地方賣上個五文十文的豈不是一筆好生意!你要把這饅頭的做法教與我,那豈不更是一樁生財之道。” 這真不愧是商人,腦子轉(zhuǎn)的忒快。 寧彎彎被他逗的咯咯的笑:“這天眼瞅著越來越熱,您要在路上走個三五天的還不壞掉了!況且您要往南吧人家是食稻米的,未必樂意吃這玩意,您要往北吧,朝廷也在大力推廣麥子磨面的技術(shù),您也說了,都已經(jīng)有賣的了,即便是能賣的上價也是一時的,不是長久之道,您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在這上面費神不值當(dāng)。” 不管在什么時代,稻子都是穩(wěn)坐產(chǎn)量第一的寶座。 可現(xiàn)在沒有那個技術(shù),只能在南方種植。 而北方現(xiàn)有的農(nóng)作物里麥子產(chǎn)量是最高的,只要是磨面的方法一推廣,就會從只能是豪門大戶才能吃得起的金貴東西迅速淪為街頭巷尾人人都吃的上的普通東西。 現(xiàn)如今麥子處境的兩極分化會立刻消失。 同樣,當(dāng)有另一樣更高產(chǎn)的農(nóng)作物,比如玉米,紅薯之流推廣開來,麥子又會被推回神壇上去。 只能是國富民強(qiáng),老百姓真正的豐衣足食,追求吃得好而不是單純的吃得飽的時候才能在把它從神壇上拉回來。 但這種日子在重農(nóng)抑商的這種社會里顯然不大容易實現(xiàn)。 “你這娃娃瞧著沒多大點,見識倒是一等一的。” 那掌柜朝寧彎彎豎了個拇指,又看了看一車的饅頭道:“這么著,你這一簍子也得個三十斤吧?這么著,這一簍子,不,這東西對于我們這樣趕腳的人可是太方便了,隨便就口咸菜就能填飽肚子,也不用為了頓飯死命的趕路了,這兩簍子我都要了。” 說罷回頭招呼手下正忙著裝車的伙計。 “老四啊,拿幾個咱裝肉干的包袱皮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