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古確實有一支厲害的秘密部隊,當(dāng)初收服界牌山梁師都舊部之時,公瑾便聽說過。”張公瑾沒有感到意外道。 “嗯,這事我也聽女兒提起過。”張寶相頷首道,“女兒告訴我,在古的燕云十八騎并不是當(dāng)年羅藝的燕云十八騎,而是在古的師傅贈予。” 李靖微微點頭,想了想,說道:“在古除了有一支秘密軍隊外,似乎還懂得召喚山中的猛獸。” “哦?”張寶相和張公瑾又疑問地看著李靖。 “在陷馬關(guān),出現(xiàn)了數(shù)百猛獸,但奇怪的是,那些猛獸過后都消失不見。”李靖一臉認(rèn)真道,“我還聽說,在古曾率軍伏擊要去支援惡陽嶺的阿史那杜爾,期間發(fā)生了一件怪事。” 張寶相和張公瑾疑問地盯著李靖,目光中多了幾分好奇,也多了幾分期待。 “在伏擊阿史那杜爾之時,有士兵發(fā)現(xiàn)無緣無故出現(xiàn)了上萬支利箭射向敵軍,接著又出現(xiàn)很多猛獸襲擊敵軍。”李靖不緊不慢道,“同樣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利箭和猛獸后來都消失不見。不過,在古告訴所有士兵,是因為有天神幫忙,要懲罰突厥士兵。大部分士兵都相信了在古的話,認(rèn)為除了天神的幫忙之外,也想不到其他更合理的解釋。” “李兄的意思,是認(rèn)為所出現(xiàn)的猛獸與利箭,都是與在古有關(guān)?”張寶相若有所思道。 “嗯。”李靖點頭。 “若真是與在古有關(guān),那可不得了!”張公瑾不禁感嘆道。 “有何不得了?”張寶相不以為意道。 “阿兄,在古或許像當(dāng)年的諸葛孔明一樣,懂得法術(shù)。”張公瑾一本正經(jīng)道。 “公瑾老弟,諸葛孔明并不懂法術(shù)。”李靖笑呵呵道。 “諸葛孔明若不懂得法術(shù),赤壁之戰(zhàn)時為何能借到東風(fēng)?”張公瑾疑惑不解道。 “赤壁之戰(zhàn)的東風(fēng)并不是諸葛孔明借來,而是本來就有。”李靖又笑呵呵道,“諸葛孔明是因為懂得奇門遁甲之術(shù),故而懂得觀察天氣,預(yù)計得到何時有東風(fēng)。” “原來如此!”張公瑾若有所悟道,“在古是否也懂得奇門遁甲之術(shù)?” “有此可能!”李靖點頭道。 略微頓了頓,他收起笑容,接著說道:“在古或許曾拜了高人為師,學(xué)會了奇門遁甲之術(shù),懂得召喚猛獸或者其他我等還不清楚的物體。” “在古懂得召喚之術(shù)?”張公瑾雙眼一亮,詫異不已。 張寶相眉頭皺了皺,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么。他是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高興。 “當(dāng)然啰,這都是我的猜測,至于事實如何,只有在古自己才知道。”李靖露出些許笑容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