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江樓斬首示眾的當天,李在古的臥龍軍師系統(tǒng)又傳來提示音。 “叮!恭喜主人,成功挫敗蕭月仙一伙陰謀,武力值增加1點!” “叮!恭喜主人,政治值增加2點!” “叮!恭喜主人,獲得大禮包一份!” “打開大禮包!”不等系統(tǒng)問,李在古便主動默念。 “叮!恭喜主人,獲得解蠱避蟲丹一瓶!” 李在古聽到這個獎品名稱,也猜得出是專門用接觸蠱毒蟲毒之類的解藥。 經(jīng)過這次事件后,李在古升遷為羽林衛(wèi)將軍。 …… 兩個月后,林士弘的行蹤被發(fā)現(xiàn),原來他跑到嶺南道去了,被嶺南道都督率兵抓獲。 朝廷很快收到情報,李二考慮再三,決定委派李在古帶領(lǐng)一百名將士前往嶺南道,將林士弘等犯上作亂之人押回長安。 李在古此行,帶著特別任務(wù),而且路途遙遠,穿州過道,李二擔心有官員不配合,給他封了一個黜陟使之職,可以令所到之處的官員配合他。 黜陟使相當于后世的欽差大臣,代表皇帝巡察全國各地,考查官吏,進行獎懲,并了解各地情況。 唐朝時期的嶺南路途遙遠,地勢險惡,有瘴氣瘟疫,往往成為貶官流放之地。 盡管嶺南離中原路途遙遠,但從秦開始,中原文化便在嶺南開始傳播,到唐朝時,大部分嶺南地方的人都接受了中原文化,與中原文化進行融合。但是,有一些僚人不愿接受中原文化教化,時不時想脫唐而自立。 六天之后,李在古帶領(lǐng)一百名將士到達嶺南道治所。 休息一天后,嶺南道都督與李在古開始交接林士弘等人。 “報!” 突然,一名傳令兵急急忙忙跑進都督府內(nèi)。 “何事如此匆忙?沒看到本都督在辦正事?”嶺南道都督瞥了那名傳令兵一眼,不滿道。 “稟報都督,位于羈縻州南扶州信義縣的羅竇各洞僚民叛亂!已有三鎮(zhèn)被僚人攻取,正直逼信義縣城!高州總管、耿國公已率領(lǐng)兵馬平叛,可奈何叛亂僚人眾多,據(jù)守險要之地,耿國公各路軍隊難以前進,處處失利,一時之間難以平定僚人叛亂。”傳令兵喘著大氣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