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被吐谷渾可汗、將士知道我軍因此事而斬殺大將,便會認為是大總管借機發泄心中不滿。 請大總管暫且記下高將軍頸上人頭,讓其戴罪立功。等班師回朝之后,交由圣上處置!” 有幾位將領也出聲附和李在古,希望李靖暫且饒了高甑生一命。 看到不少人替高甑生求情,李靖猶豫了一下,瞪了一眼高甑生,語氣冷淡道:“高甑生,看在諸將替你求情,本總管暫且將你頸上人頭留著,若再有下次,絕不姑息!” 高甑生連呼感謝。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李靖雖饒了高甑生一命,但命人對其打了十個軍棍。 此事過后,高甑生更加怨恨李靖,對于替他求情的李在古也沒有感激,日后更是以怨報德。 高甑生被帶出去后,李靖掃了眾人一眼:“如今慕容伏允逃離伏俟城,又將草場焚毀,諸位認為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李道宗首先進言道:“慕容伏允逃離伏俟城,向西退去,試圖進入磧北,又將沿路草場焚毀,其采取的乃是堅壁清野之計。若我等揮軍追擊,恐不利。如今戰馬沒有草料供應,容易迅速疲勞且瘦弱,難以深入追擊。不如先撤軍,待草長之后再揮軍擊殺慕容伏允!” 李道宗此話一出,不少將領贊同。 李靖看到不少將領贊成李道宗,眉頭皺了皺。 “李尚書此言非也!”李在古當即反駁李道宗,“吐谷渾只打了一場敗仗便迅速潰逃,說明吐谷渾將士無心戀戰、士氣低落,要拿下慕容伏允及其諸王易如反掌。若我等不把握好戰機,一定會后悔莫及!” “可戰馬沒草料,無法深入追擊。”李道宗堅持己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