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夜,降臨得特別早。 李在古沒有睡? 帶著幾名心腹離開浮圖鎮。 他對守衛說? 是去查探敵情。 與此同時。 由西突厥大將阿史那督遼率領的二萬大軍已在離浮圖鎮十里外的地方安營扎寨。 阿史那督遼已經提前獲得情報? 知道唐軍有兵馬駐扎于浮圖鎮。 因此,阿史那督遼命令所有將士今晚休息好,計劃黎明之前出發,奔襲浮圖鎮。 這二萬大軍中,有數千是高昌將士。 阿史那督遼與其他西突厥將領商議好,明日將命令高昌將士作為前鋒部隊。 換句話說,要死也要高昌將士先死。 所有西突厥的將領都有一個共識,他們只是來支援高昌的,若發現不妙,絕對不允許為了高昌而導致自己的士兵損失慘重。 他們只要遭到唐軍的猛烈抵抗,便會撤走。 當然,這些事,也只有西突厥的可汗和主要將領知道。 其實,西突厥派來的所謂二萬大軍,純粹是吶喊助威罷了。 這個時候,西突厥的援軍營地里面,大部分將士都已經進入夢鄉。 巡邏隊來回巡邏著,各處守衛開始打著哈欠。 他們知道唐軍大部隊正在圍困高昌城,這個時候不會派出軍隊前來偷襲。 唐軍能做的,也只會派出小部分軍隊在路上設伏罷了。 正因為他們有這樣的想法,都放松了警惕。 他們更加不會想得到,唐軍中居然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大將。 而且,還是一名不怕死的大將。 這名不怕死的大將就是李在古,只帶著幾名心腹,不動聲色地摸到了西突厥援軍營地附近。 李在古要采取擒賊先擒王的方法,他相信,只要殺了敵軍主將,敵軍便會撤走。 李在古分析過,西突厥雖與高昌之間有盟約,但是,以他對西突厥可汗的了解,西突厥不可能真正為了幫助高昌,而讓自己的軍隊遭受損失。 之前西突厥派出的一支援軍,遭受到唐軍抵抗后,損失不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就匆忙撤走了。 也就是說,若殺掉西突厥主將,其援軍便會撤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