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汗的命令,不得不接受。 若有不妙,再找機會撤離。 阿史那貞昌唯有硬著頭皮率領一支軍隊做好準備,隨時應戰。 “據聞敵軍援兵來勢洶洶,帶頭之人正是有大唐戰神之稱的李在古!關于此人,諸位也有耳聞,是個難以對付的家伙!諸位認為,我等該如何抵御?”阿史那貞昌對在場的幾位將領、謀士說道。 他表情凝重,語氣十分嚴肅。 有人建議與李在古拼到底;有人建議假裝向大唐投降;有人直接建議向大唐投降;有人建議找一個適合打伏擊的地方伏擊唐軍;有人建議先抵擋,若發現打不贏再撤…… “大將軍,某有一計策或許能對付唐軍?!? 正在大家沒有定論之時,一個留著山羊胡子的謀士出聲道。 這個謀士雖穿胡服,頭上留著幾條小辮子,一副突厥人的打扮,但看其長相,倒像是漢人。 阿史那貞昌聽罷,雙眼一亮,急道:“軍師有何計策?速速道來!” 其他人的目光齊齊移到留著山羊胡子的謀士臉上,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帶著期待。 “此地沒有易守難攻的險要之處,也沒有高大堅固城墻抵擋,但可以布陣對付前來支援的敵軍!”留著山羊胡子的謀士不緊不慢道。 “布陣?”阿史那貞昌眼珠轉了轉。 “某曾與大將軍率領的將士演習過一陣法,不知大將軍是否還記得?”留著山羊胡子的謀士陰聲細氣道。 阿史那貞昌的眼珠又轉了轉。 突然,他一拍腦門:“我想起來了!軍師所言極是,此陣定能抵擋住前來支援的敵軍!” 與此同時! 李在古帶著幾名將領,已經突破了乙毗咄陸可汗安排的三千伏兵。 李在古等人為了盡快趕到伊州,一路策馬奔騰。 他雖然預計到敵人有可能在路上設伏,但并沒有放慢速度,只是提高了警惕。 進入伊州后,沒多久便遇到敵人伏兵。 面對敵人的伏兵,李在古直接召喚出一千大漢虎賁軍,一馬當先,揮槍殺入敵人伏兵之中。 這些伏兵哪里是對手,瞬間便潰敗不堪。 李在古等人長驅直入,已離西突厥大軍營地不到十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