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賑災-《農門肥千金》
第(2/3)頁
西州知府袁允文,說來與帝師府大夫人是有親戚關系的。
袁允文是衛國公府旁支大夫人的一位堂哥的兒子,很是爭氣,又有袁府支撐的關系,年紀輕輕,二十七歲便上任西州知府。
衛國公府是武將世家,這袁允文不僅善文,還能武,精通軍事。
只不過,他一心在科舉,在文,最后走科舉當了文官。
袁允文在得知關州的事后,也同時急發奏拆到京城。
他身后是袁家,還有帝師府,消息比倒霉鬼知府孟常孝靈通很多。
所以,在發奏折的同時,立即派人去云州,青山二府借兵。
同時,集齊府城內糧食大戶,借來糧食大手筆賑災。
凡是借糧都打了借條,允諾等唐將軍將朝中賑災糧帶來后就還給他們。
因為揚威將軍的威信,也因為袁允文身后的衛國公府,及帝師府,那些人相信他,也就不遺余力的幫助,有糧出糧,有銀子出銀子。
流民北上是必定的事,他便以云州府城為界,將流民阻隔在府城之南。
西州府城在西云州府的中心,這樣至少能保證北邊那一半的百姓不受流民侵擾,保證他們安然無恙。
袁允文派大量官兵阻隔的同時放出消息,告訴流民皇上已經派揚威將軍前來賑災,并日夜派人在城外施粥,施食物,在城頭輪流喊話。
勸阻流民北上。
告訴他們不用著急,不要擔心。
皇上已經知道他們的難處和困境,揚威將軍很快就會來到,他們很快就可以重返家園。
能回家,哪個想在外漂流?
古人故土觀念極重。
這樣一來,大量的流民留在了西州城外,及西州之南。
當然,也有少數流民不聽話的,不相信官府的,找到繞過西州府城的小路,繼續北上。
既是少數,就翻不起什么大波浪,也就隨他們去了。
樂州府轄下的馮家村幾戶人家,便是這不聽話的流民中的一部分。
馮家村本有三十戶人家,一共有村民兩百余人。
幸運的是洪水來時正是白天,馮家村人發現得早,一村人跑上山躲避這才沒被洪水沖走。
人是得救了,但是大多數財物卻被洪水沖走了。
不得已,他們選擇了逃荒,和其他難民一起北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齐河县|
石门县|
南宫市|
木兰县|
曲沃县|
镇沅|
吴川市|
抚州市|
蛟河市|
闽侯县|
明星|
封开县|
阿荣旗|
镇宁|
大足县|
依兰县|
比如县|
比如县|
禄劝|
义马市|
鄂温|
平阴县|
从江县|
高淳县|
青州市|
博白县|
玉林市|
兰州市|
海原县|
乐亭县|
新绛县|
宁化县|
林甸县|
平泉县|
白河县|
福海县|
丽江市|
兴业县|
吴川市|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