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后結果表明,他和三爺一模一樣的成績。 十爺不在,九爺墊底。 就在三爺和八爺,以為他們兩個并排第一時。 十四阿哥一上來,居然三箭都直中靶心。 這個結果一出,康熙爽朗的笑聲,響徹了整個大廳內外。 “好,很好!小十四啊,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十四阿哥把弓箭遞給奴才,進廳行了大禮:“皇阿瑪謬贊了,不管兒臣如何,都是您教導的好。” 康熙欣慰地看著這個兒子,小小年紀,居然比那些年長的阿哥都強。 這讓他從十四阿哥身上,看到了大阿哥的影子。 當年大阿哥就是武技精湛,不管是騎射還是弓箭,在阿哥們當中當屬第一。 沉思片刻后,他給十四阿哥派了一門差事。 “十四,桂州數十萬農民起義zàofǎn,朕命你三日后動身,前往桂州píngfǎn暴民。” 十四阿哥本來武學就比較優(yōu)秀,一直想表現一下。 如今撈了個好的差事,自然是欣然接受。 “兒臣叩謝皇阿瑪隆恩。” 這就是皇家的家宴,再普通也有重大的事情發(fā)生。 不然阿哥們,又何必費盡心思表現。 看到這一幕,若音抽了抽嘴角。 這阿哥們壓力也大啊,爭寵的激烈程度,不比后院要差。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在阿哥們都比試完后,一道聽起來還算舒服的男聲,從廳外傳到了廳內。 “聽聞舒先生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就是不知道,先生射箭射得怎么樣,如若方便的話,不妨射給我等看看。” 若音聞聲一看,說這話的,居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保泰。 即便他的語氣平靜,若音也聽得出來,這個要求不太和善。 可保泰又出于什么目的呢? 因為他歸順了四爺,所以在揣摩四爺的心思,故意刁難舒先生嗎? 在大清,只要是滿人,都會習武。 這就是三爺專注于文學,可武學也從沒怠慢過。 而且,他們打從骨子里,就瞧不起那種文弱書生。 覺得天下是他們打下的,文人就知道咬文嚼字,賣弄文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