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奴才們作為臣下,應該不分晝夜,警惕勉勵,毫無怠惰,以侍奉君王。而皇后作為后妃,自己的成敗得失與君王休戚相關,更應該毫無懈怠,侍奉君主。作為婦人,若不能以正道輔助君主,就荒廢了自己的德行!” “而皇后作為中宮娘娘,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規勸進諫,理應恭敬地接受并牢牢記住。” 言官說的這一句,不知道是真的在說若音。 還是含沙射影的提醒四爺。 做為一個明君,要聽得進旁人的諫言,并牢牢記住。 緊接著,不僅言官在彈劾中宮皇后。 就連一些文武官員,也跟風說了起來。 他們有些是私下有勾結的官僚。 還有一些,便是后宮妃嬪們的娘家人。 自然對于四爺只寵若音一人,感到忿忿不平。 “奴才認為,天上地下,天尊地卑,女子應事夫如事天,尊卑分明。夫陽婦陰,陽主動,所以剛健而**。陰主靜,所以柔順而聽話。從皇后王妃,到平民之妻,都遵循這個原則去侍奉夫君,家道就一定會昌盛,反之則會國破家亡。” “對,就好像網上沒有總繩,眾多網眼就無法張開。上下混沌一氣,沒有法則可依,就會淪陷,直至滅亡。樹木枯朽凋零,因為有蟲在里面攻食;國家政事荒廢,因為有**的女寵蠱惑君王。古人稱女色為女兵器,要像防范兵敵一樣防范女寵。詩經說:堂堂的周朝,因為幽王寵幸褒姒而喪身亡國。女寵之害,能不警戒嗎?” 如此云云...... 要說提起四爺的時候,他們還是掂量著說話,把握好君臣的身份關系。 可提起若音的時候,他們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呢,是因為他們與四爺面對面的。 俗話說,見面要留三分情面。 更何況在他們面前的,還是冷面皇帝。 當然要留一些情面,不能把話得太直接,讓皇上下不了臺。 可皇后就不一樣了。 皇后在后宮,他們又見不到,根本不需要留什么情面。 在背后彈劾的話,自然就膽大些,有什么說什么。 而且,皇后身份又不如皇上。 女人身份本就不如男人,這導致他們把事情,都歸根到若音身上。 只差沒說若音是禍國秧民、蠱惑君王的妖女了。 這一刻,各種聲音、各種質疑聲,紛紛充斥著上首這個登基不滿一年的皇帝。 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重重地擊在他小有成就感的心上。 明明前一刻,他們還在贊揚他的政績。 可是下一刻,一個個的,紛紛都在彈劾他最近對皇后的寵愛。 魚與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嗎? 剛登基的時候,他的根基不穩。 那時他的皇位,可以說是搖搖欲墜。 他便要做出一番成績,讓眾人知道,他不是輿論中所說的那樣。 政務,令他忙得顧不上其它,更顧不上她。 現如今,他的皇位已穩。 加上皇后有了身孕,吃飯又不乖,實在是個不讓人省心的。 他便一有空,就同她一起用膳。 即便沒空,也擠出時間陪她。 甚至,把去后宮旁人那的時間,也全部都挪給了她。 卻沒想到,不過是專寵了皇后才兩月不到,竟是惹得百官紛紛彈劾。 這讓登基不到一年,才有點成就感的他陷入了糾結。 毫無疑問的,在他登基的那一刻,他便暗暗發誓,要做一個好皇帝,一個為國為民的明君! 這讓他想起皇考在世時跟他說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