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這種多重打擊下,還讓其帶傷給皇子們上課。 而且,康熙帝對四爺的老師,也好不到哪里去。 四爺曾經的老師,是滿洲鑲黃旗人,叫伊爾根覺羅·顧八代。 因為出身高,又滿腹經綸,最早是康熙帝身邊的侍讀學士。 康熙帝瞧著他人品和學問都好,就在四爺很小的時候,讓他成了四爺的老師。 顧八代哪里都好,人還特別講義氣。 一般講義氣的人,朋友多,也有很重的江湖氣息。 偏偏四爺小時候爹不疼娘不愛,兄弟又不和睦,他就很欣賞顧八代的為人,兩人的師徒關系因此很深厚。 但也是這份江湖氣息,讓康熙帝反感。 因為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沾染上江湖氣息。 于是,他隨便尋了個由頭,以顧八代“為人不顧體面,不宜留任部院”為由免去了他的官職。 那顧八代是個清官,沒了官職,就沒了收入。 多年后,到死身邊都沒幾個錢,他的后人連辦喪事的錢都拿不出來。 最后還是四爺差人給了銀子,厚葬了顧八代。 即便他們不再是師徒關系,但他還是記得那個有情有義的人。 登基后,他還追封顧八代為太傅,賜謚號“文端”,讓其死后風光。 并賜其家人萬兩白銀,接濟顧八代后人的生活。 他就是這么一個人,只要他認可對方,他就會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是個有人情味的四爺。 可他要是不認可對方,他便是眾人口中冷酷無情的冷面帝王。 康熙對老師們的種種行為,雖然沒影響到四爺,但深深地刺激到了四爺那一輩皇子們的心靈。 導致他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來自學習的壓力,還有師生之間身份地位的巨大懸殊。 于是,他們把人性中最溫暖的親情和友情拋到了一旁。 反而把最冷酷殘忍的性情與品格灌輸到腦海里。 這才導致太子有樣學樣,毆打老師。 皇子們也手足相殘,出現九龍奪嫡的一幕。 而四爺是過來人,他深知其中的弊端。 所以,自打他登基后,皇子們的教育問題,他都嚴格把關。 然而,今日他在養心殿與大臣商議事情時,居然有奴才說四阿哥弘時辱罵老師。 想到這,四爺的視線掃過跪在下首的一眾阿哥們。 “聽說,你們當中有人辱罵老師?”他看似漫不經心地問道。 第(2/3)頁